心臟外科之祖Lillihei 當初使用患者父母親當作體外循環的氧合器創造出從容開心手術的環境
在他之前只有幾個簡單與心臟有關的開心手術
包括密閉式肺動脈狹窄手術, 密閉式二尖辦狹窄手術, 心房中隔缺損
以及開放性導管結紮, 主動脈狹縮修補
心臟外科醫師利用低體溫可以讓心臟不跳六七分鐘
利用那短短的時間做全循環停止來做簡單的手術
而Lillihei 則可以好整以暇的將回心的缺氧血液盡量抽到病人體外到躺在隔壁手術台的父母親的身上
再將父母親身上的含氧血液利用幫浦打回病童身上
讓心臟無血的狀態還可以維持身體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有效延長打開心臟的時間至超過二十分鐘
這樣的結果讓在Mayo 醫學院早已經花了許多年許多研究經費與時間的Kirklin在使用當初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John Gibbon 設計的昂貴體外循環機開了兩個先天心臟病童都死亡之後
要求參觀他形容有如backyard Hospital 的Minnopolis 醫院的開心小組
參觀之後他
深深 懷疑自己會不會已經浪費了十多年的光陰
原來醫界一直發明不出來的最優良體外循環機
根本可能的答案就是以另外一個健康的人體來代替
可是當初兩三年的心胸外醫學會總是將Lillihei 的報告以時間不夠為理由或者以很難聽的批評還有醫學倫理的嚴格討論來批判這個心臟外科的天才
大多數的醫師還是本著不加害的原則認為醫師無論如何不能將另外一個健康的人
拿來當作開刀時輔助的機器來使用
而發明Blalock-Taussig shunt 的Johns Hopskins 醫院的Helen Taussig 更在醫學會上大喊This criminal should be stopped ! 時
其實Lillihei 沒有告訴與會的大老們
他已經預計在開會後的兩週試用他自己組裝的心肺機幫一個嚴重的法洛氏四合症的小朋友開刀
他用了一個幾十元的常被用來做美乃滋的小型商用幫溥以及一個材料費才十多元的自家做的氧合器
就成功的代替了John Gibbon 設計的一個賣50000-100000美金的昂貴心肺機
證明在醫界一面倒的批評一個劃時代的新觀念新技術時
他還是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尤其的確有兩位病童的父母親真的在這樣的交連式體外循環設計下出事了
一個是不小心的將空氣打進已經打空的點滴瓶中, 這個病例造成病童死亡
雖然這位病童的父親在積極的心臟按摩後得救了
一個是根本還沒開始交連循環就心臟停止了, 而且急救後造成不可挽回的腦傷害
即使如此 當初這個惹人爭議的交連式體外循環所開的45例複雜型先天心臟病
事後追蹤發現竟然還有一半以上的病童存活超過三十年
實在是令人驚訝的成績
當我看這個傳記的時候
我只記得Lillihei在設計自己的心肺機的時候
他要求自己不可以去買或去借一台John Gibbon 設計的體外循環機來參考研究
理由是...
他覺得既然別人沒有完全成功那麼他寧願重頭做起, 不需要重蹈別人錯誤的覆轍
才有機會創新發明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他猶如白紙般的無限想像力讓他在心臟外科留下名號
除了這個不再使用的交連式體外循環設計之外
他發明了鐵氟龍之類的塑膠片可以用來縫在心臟內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他還輕鬆突破了John Gibbon 設計了三十年還搞不定的體外循環機的技術門檻
他成功的發明了法洛氏四合症的標準手術方法
而他發明的許多手術概念與機器都是心臟外科至今還是繼續沿用非常經得起考驗的最佳方案
他甚至發明了迄今我們每個心臟外科醫師都在用的插動脈管的手勢
完全擺脫廠商要求的作法....
身為一個醫師
我也是勉勵自己是不是在每日的例常手術中病例中
盡量天馬行空的思考有沒有別的治療方案
事實上雖然沒有向醫龍或白色巨塔裡演得一樣在每台重大手術前
必須跑到天台上脫光上衣表演一趟想像式的手術
我還是不免在每個沒做過或是很少遇到的病例翻完書查完網路資料後
自己神經兮兮的想像手術可能發生的狀況
今天我試用了一個可能還沒有人做過的手術
我們將引流腦脊椎液治療水腦症的分流管路使用在慢性心包膜積水心包膜填塞的乳癌患者
病患因為兩側肋膜腔積水做了肋膜沾黏手術
讓我們平常用來治療這類患者的心包膜至肋膜的開窗手術無法進行
我突發奇想有沒有可能將心包膜積水引流至病人的腹膜腔或者是上腔靜脈中
我看完病人翻閱了一個下午的網路資料
證明為了這類肺癌或乳癌患者有心包膜慢性反覆性積水甚至發展成填塞病人有嚴重心臟衰竭症狀時
已經有很多醫師使用腹腔鏡胸腔鏡
將心包膜積水引流至腹腔中
而今年的印度心臟學會雜誌更有人直接用穿刺的方法成功的將矽質Ryle's 鼻胃管直接擺在病人的
心包膜腔與腹膜腔
該醫師宣稱他治療的病人在追蹤半年都沒有復發心包膜積水
成功的解決病人反覆到醫院住院抽取心包膜積水的困擾
我原本想到的是以前我們引流肝硬化病人腹水的Denver shunt
應該可以反過來用來拯救這種被反覆發作心包膜積水折磨的無法躺平睡覺的可憐病人
可惜聯絡原廠後才知道他們因為價格與國外談不攏所以全台缺貨...
我再想到
或許可以在極小的兩端壓力差就可以順利引流的腦室引流管
將他一頭擺在心包膜腔中
一頭則直接擺在腹膜腔中
所以我興沖沖的聯絡了神經外科的資深主治醫師
請教適合的型號
也在腦袋瓜中操練了幾次怎麼擺管子怎麼穿刺做到無滲漏無腫瘤seeding 的最佳狀況
最好以純粹穿刺的方法而不用切開的方法等等
我思考到底我是要將管子擺在肋間直接穿刺呢還是擺在劍突下看到心包膜再行穿刺
我都一一的在腦袋中演練過
天知道
我做腦室引流的經驗已經是超過十年前的記憶了...
還好我還記得心臟內科醫師如何的在透視屏下以穿刺的方法做心包膜積水引流
所以雖然沒做過我還是一針就穿刺到了
也成功的以移動式X光機確定位置
甚至在管子擺進去心包膜腔時還以顯影劑做了心包膜腔攝影
證實位置無誤
整個手術過程我們一直在發揮創意
我們用裝設port A 的撕開式穿刺introducing sheath 來做皮下隧道
我們用8Fr 的血管攝影angiosheath 的管子做心包膜的穿刺而引流管子剛好
可以塞進這個8Fr 的管路中完全不用擔心會戳到心臟
手術一直順利進行
我們老總跟我做了這個我也沒做過的手術一直說整個手術非常好玩
很有意思
哈
我可是一身冷汗
很怕那個環節沒有想到造成失誤
我現在的疑問是
是否真的病人的心包膜積水可以在這個低壓設計的腦室引流管的幫助下引流乾淨不會造成需要二次引流
或跟神經外科的腦室引流管一樣會發生阻塞偶爾要進開刀房更換管路
有沒有別的替代方案
第二個是
雖然病人的心包膜積水沒有證實有癌細胞
是否還是有可能只是病理科的誤診
事實上我們這樣的處理還是會造成病人腹腔的腫瘤seeding 蔓延
我是不是製造了另一個問題
相信這需要我們好好的追蹤幾個月幾年看看.....
後記: 病人手術後兩週回診拆線
告訴我她覺得手術後原本每個禮拜必須到胸腔內科作引流抽水
現在不需要了
可以躺得平可以吃得下飯
讓我很高興
X光片上漂亮的管路入口端沿著心臟的oblique sinus 漂亮的擺在心臟的下後方然後往左心室的外側前進
出口端則沿著下行大腸的外側緣走到骨盆腔
真是理想
現在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一個月後三個月後病人的心包膜積水還會不會跑出來
想要知道腹膜腔可否吸收得了
從心包膜腔流來的心包膜積液
現在病人問我
可否將她右側的肋膜積水也引進腹腔
嘻
我看還是做一個肋膜沾黏手術比較容易吧...
讓我再想一想...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有史以來最難接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今天主任排了兩台刀
不是因為年底趕進度而是
許多刀都是內科兒科一催再催不得不做的手術
所以如果這個禮拜沒有意外狀況或太多仁愛台中彰化豐原埔基埔榮慈濟轉來的急診病人的話
我們預計要開五台刀
今天的心室中隔缺損術前超音波以為是第一型的心室中隔缺損
結果打開肺動脈怎麼找都找不到
只好將右心房大大的切開在第二型心室中隔缺損常見的位置上
也就是septal leaflet 與post.leaflet 交接處附近看到了心室中隔缺損
哈
誰說第二型心室中隔缺損就不會併發主動脈瓣逆流
這可也是這型心室中隔缺損也必須早一點開刀的適應症之一
吃完小菜
我看了下一個病人的導管片我才知道為什麼主任在看完片子後就嘆氣連連地
跑到後門去抽悶煙了
我跟另一位主治醫師這幾年所開的的病人的血管怎麼樣都比眼前主任的這位病人來得佳
這個病人60出頭年紀
發現了心絞痛
眼巴巴的從國外飛回來處理
才知道所有的心臟血管只能用塞滿鐵銹無法打通的鐵管來形容
內科不由分說的建議病人馬上轉來外科手術處理
可是...
我看了第三遍導管片還是只有嘆息..........
簡單的說
一般可以輕鬆找出四五六條血管來繞道的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
在這個患者身上我只勉強找到兩條
病人術前的心臟輸出量只有1.6 L/min
我看了一直苦笑
我們是要製造奇蹟還是將病人做一個痛快的了結????
基於非常抱歉的心態
我們分配了工作
在主任跑去做肝臟移植血管的吻合之前
我先將容易接的血管先接一接
果然
心臟停下來
我只摸到硬如鉛管的冠狀動脈
沒有地方下手
我保守的將顯微眼鏡下還可以勉強看到管腔的血管小心切開
用很細的針距
努力的將病人唯一還可以接的血管接通
那個導管片看不到血管影子
可是切開還有不錯管腔的鈍角支血管我也很無恥的把他接了一下
主任很快的刷手上來幫我拉鉤讓我非常不好意思
翻到心臟前外側面
我才知道
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整條斜角支血管根本是斷垣殘壁
主任沒戴放大眼鏡辛苦的湊著心臟
仔細的做好動脈內膜切除手術
我們都很訝異的是
主任硬勢將導管片上只剩下小小一小段的斜角支血管給創造出了一條勉強可以接上去的管腔
我採用主任的建議
將整個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後的斜角動脈給關小一些
在仔細的縫在我們繞道的血管上
竟然出奇的沒有流血
咦
有主任加持比較厲害唷...
現在大家呼了一口氣準備來處理心臟最厲害的左前降枝血管
也是這個病人最悽慘引起我們一群人一陣嘆息的超爛血管
我一樣選了一個好地方
將冠狀動脈切開
然後探了一下管腔
唉
一樣死路一條
我在病人比較遠端可能還有一絲管腔希望的動脈上再切開一個洞
再探一下遠端管腔
嗯
有管腔
接下來就簡單了
我要嗎就將近端的切開口縫起來
要嗎就將這兩個切開口連起來
做一個超大的動脈內膜切除或血管整型
我選擇後者
雖然比較麻煩
因為我的內乳動脈取得非常長
可能這樣做病人比較有利
我一樣小心謹慎的縫好血管
天呀
今天真的有如神助
血管吻合口就是硬不滲血
病人的主動脈一樣悽慘
厚厚的動脈中層與硬化的內層還流出牛奶般的鈣化乳糜
讓我不敢不放開主動脈夾來處理
好不容易切開主動脈整理出一個還不錯的主動脈小小開口
我才將剛剛的繞道血管接到這個小開口上
總算完成手術
病人的心臟比想像有力
心輸出量竟然術後達到3.6L/min
我很好奇
這麼爛的血管怎麼有那麼有力的心臟
反正
開刀前的計畫是
希望手術快狠準
保留心臟體力與最好的保護
希望是不要接血管時搞爛病人原先勉強可以夠用的冠狀動脈循環
然後希望可以接通我們應該接好的兩條血管
至於那個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後的冠狀動脈
我很難相信他可以長久保持暢通
或許
我們還是需要內科的二次支架處理
至少我們已經用最好的外科方法盡量打通血管管路了
喔
真希望病人可以順利沒事地度過第一個晚上...
後記: 病人在加護病房第一個不平靜的晚上
首先是值班住院醫師以為病人血壓掉就是流血太厲害
結果三個小時給進了將近三千毫升的輸液
讓病人原本的肺動脈壓原先只有30出頭一下子變成60多
幾乎被主任在電話裡罵到掉眼淚
結果是資深的護士將一塊胸管裡的血塊弄出來之後
調整了強心劑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我還以為要出動葉克膜了了
看著病人翹著腳輕鬆的拔完管看著報紙準備轉出普通病房
咦, 還是主任厲害, 有誰知道這個病人昨天晚上血壓被搞得只剩下50-60...
真是不可思議....
再後記:
我錯了, 最難的是這個病例...
這個禮拜我們有個洪教授的病例因為作了六次支架與POBA病人還是胸悶不舒服
右側的冠狀動脈再也通不過去了
即使出動了鑽石鑽頭也過不了
洪教授總算願意讓病人來外科開刀
唉 ,導管片上
右側冠狀動脈全塞
只剩下一條末稍不知道好不好的血管
讓人氣悶
難道要只要接這一條細如牛毛的血管嗎????
開刀進去才發現
整條右側冠狀動脈不是變成石頭般的實心管而是像玻璃管一般
在三倍半的放大眼鏡下這個血管看似透明而且有腔室卻堅硬無比
哈, 其實我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一打開血管看到腔室可惜就是無法吃針,
要利用特殊針頭, 特殊縫法勉強的才能縫完一圈血管
然後後悔不已...
當場主任決定不可以碰這條血管
管她病人是否還是胸悶不舒服
還好麻醉科發現病人的二尖瓣膜有嚴重閉鎖不全
我們總算將病人的胸骨切開還有作點事情將病人的二尖瓣膜切除置換一個牛瓣膜
看著病人的Porcelain 主動脈
唉唷
真是讓我們一邊夾主動脈一邊覺得心裡發毛....
希望不會出事.......................
不是因為年底趕進度而是
許多刀都是內科兒科一催再催不得不做的手術
所以如果這個禮拜沒有意外狀況或太多仁愛台中彰化豐原埔基埔榮慈濟轉來的急診病人的話
我們預計要開五台刀
今天的心室中隔缺損術前超音波以為是第一型的心室中隔缺損
結果打開肺動脈怎麼找都找不到
只好將右心房大大的切開在第二型心室中隔缺損常見的位置上
也就是septal leaflet 與post.leaflet 交接處附近看到了心室中隔缺損
哈
誰說第二型心室中隔缺損就不會併發主動脈瓣逆流
這可也是這型心室中隔缺損也必須早一點開刀的適應症之一
吃完小菜
我看了下一個病人的導管片我才知道為什麼主任在看完片子後就嘆氣連連地
跑到後門去抽悶煙了
我跟另一位主治醫師這幾年所開的的病人的血管怎麼樣都比眼前主任的這位病人來得佳
這個病人60出頭年紀
發現了心絞痛
眼巴巴的從國外飛回來處理
才知道所有的心臟血管只能用塞滿鐵銹無法打通的鐵管來形容
內科不由分說的建議病人馬上轉來外科手術處理
可是...
我看了第三遍導管片還是只有嘆息..........
簡單的說
一般可以輕鬆找出四五六條血管來繞道的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
在這個患者身上我只勉強找到兩條
病人術前的心臟輸出量只有1.6 L/min
我看了一直苦笑
我們是要製造奇蹟還是將病人做一個痛快的了結????
基於非常抱歉的心態
我們分配了工作
在主任跑去做肝臟移植血管的吻合之前
我先將容易接的血管先接一接
果然
心臟停下來
我只摸到硬如鉛管的冠狀動脈
沒有地方下手
我保守的將顯微眼鏡下還可以勉強看到管腔的血管小心切開
用很細的針距
努力的將病人唯一還可以接的血管接通
那個導管片看不到血管影子
可是切開還有不錯管腔的鈍角支血管我也很無恥的把他接了一下
主任很快的刷手上來幫我拉鉤讓我非常不好意思
翻到心臟前外側面
我才知道
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整條斜角支血管根本是斷垣殘壁
主任沒戴放大眼鏡辛苦的湊著心臟
仔細的做好動脈內膜切除手術
我們都很訝異的是
主任硬勢將導管片上只剩下小小一小段的斜角支血管給創造出了一條勉強可以接上去的管腔
我採用主任的建議
將整個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後的斜角動脈給關小一些
在仔細的縫在我們繞道的血管上
竟然出奇的沒有流血
咦
有主任加持比較厲害唷...
現在大家呼了一口氣準備來處理心臟最厲害的左前降枝血管
也是這個病人最悽慘引起我們一群人一陣嘆息的超爛血管
我一樣選了一個好地方
將冠狀動脈切開
然後探了一下管腔
唉
一樣死路一條
我在病人比較遠端可能還有一絲管腔希望的動脈上再切開一個洞
再探一下遠端管腔
嗯
有管腔
接下來就簡單了
我要嗎就將近端的切開口縫起來
要嗎就將這兩個切開口連起來
做一個超大的動脈內膜切除或血管整型
我選擇後者
雖然比較麻煩
因為我的內乳動脈取得非常長
可能這樣做病人比較有利
我一樣小心謹慎的縫好血管
天呀
今天真的有如神助
血管吻合口就是硬不滲血
病人的主動脈一樣悽慘
厚厚的動脈中層與硬化的內層還流出牛奶般的鈣化乳糜
讓我不敢不放開主動脈夾來處理
好不容易切開主動脈整理出一個還不錯的主動脈小小開口
我才將剛剛的繞道血管接到這個小開口上
總算完成手術
病人的心臟比想像有力
心輸出量竟然術後達到3.6L/min
我很好奇
這麼爛的血管怎麼有那麼有力的心臟
反正
開刀前的計畫是
希望手術快狠準
保留心臟體力與最好的保護
希望是不要接血管時搞爛病人原先勉強可以夠用的冠狀動脈循環
然後希望可以接通我們應該接好的兩條血管
至於那個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後的冠狀動脈
我很難相信他可以長久保持暢通
或許
我們還是需要內科的二次支架處理
至少我們已經用最好的外科方法盡量打通血管管路了
喔
真希望病人可以順利沒事地度過第一個晚上...
後記: 病人在加護病房第一個不平靜的晚上
首先是值班住院醫師以為病人血壓掉就是流血太厲害
結果三個小時給進了將近三千毫升的輸液
讓病人原本的肺動脈壓原先只有30出頭一下子變成60多
幾乎被主任在電話裡罵到掉眼淚
結果是資深的護士將一塊胸管裡的血塊弄出來之後
調整了強心劑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我還以為要出動葉克膜了了
看著病人翹著腳輕鬆的拔完管看著報紙準備轉出普通病房
咦, 還是主任厲害, 有誰知道這個病人昨天晚上血壓被搞得只剩下50-60...
真是不可思議....
再後記:
我錯了, 最難的是這個病例...
這個禮拜我們有個洪教授的病例因為作了六次支架與POBA病人還是胸悶不舒服
右側的冠狀動脈再也通不過去了
即使出動了鑽石鑽頭也過不了
洪教授總算願意讓病人來外科開刀
唉 ,導管片上
右側冠狀動脈全塞
只剩下一條末稍不知道好不好的血管
讓人氣悶
難道要只要接這一條細如牛毛的血管嗎????
開刀進去才發現
整條右側冠狀動脈不是變成石頭般的實心管而是像玻璃管一般
在三倍半的放大眼鏡下這個血管看似透明而且有腔室卻堅硬無比
哈, 其實我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一打開血管看到腔室可惜就是無法吃針,
要利用特殊針頭, 特殊縫法勉強的才能縫完一圈血管
然後後悔不已...
當場主任決定不可以碰這條血管
管她病人是否還是胸悶不舒服
還好麻醉科發現病人的二尖瓣膜有嚴重閉鎖不全
我們總算將病人的胸骨切開還有作點事情將病人的二尖瓣膜切除置換一個牛瓣膜
看著病人的Porcelain 主動脈
唉唷
真是讓我們一邊夾主動脈一邊覺得心裡發毛....
希望不會出事.......................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上腸繫膜動脈阻塞又一章: 不是心律不整才會造成栓塞唷
這個阿婆躺在急診床上已經是半昏迷狀態
血壓來急診時只剩下60mmHg
原來是外院接連換了兩個髖關節引發細菌感染
阿婆變成整天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有一些褥瘡
今天傍晚家人就發現她在床上昏迷了
雖然叫不醒阿婆
我們按壓她的腹部還是明顯的有壓痛皺眉的反應
急診室排了電腦動層檢查
意外發現除了髖部人工關節的地方有一大包膿包
肚子的腸繫膜動脈有阻塞的現象
負責急診的總醫師描述不清楚血管的狀況
急症外傷科與骨科都不願意接手處理這個病例
我從家裡衝到醫院
發現了
病人的上腸繫膜動脈有三公分的阻塞在腹主動脈出來的地方
還有一塊結石般的東西在病人的小腸中
咦
莫非是膽石性腸阻塞這個時常發現在慢性膽囊炎的病患
由於膽囊結石壓迫膽囊壁造成穿孔又吃穿十二指腸或附近的小腸大腸
可是近端的腸子卻沒有漲大膽囊及膽道也沒有不正常氣體
還是病人吞下石塊般的東西
反正配合病人表現出來的腹膜炎症狀及敗血症
我請總醫師會診一下當班的急症外傷科主治醫師
確定他們都不願意收治這個病例
我們馬上聯絡舊大樓的開刀房及轉送的救護車
好吧
由心臟外科來處理這位患者吧
果不其然
舊大樓的麻醉醫師及小姐們都很奇怪
為什麼是心臟外科醫師來開這個懷疑腸阻塞及腸子動脈阻塞的急診病人
哈
我連忙解釋
在外傷科還沒有包山包海的上下內外通吃之前
上腸繫膜動脈阻塞可是心臟外科的毛病
我開刀的經驗可是非常豐富
如果必要打開小腸拿出結石再把小腸縫起來也難不倒我....
病人消毒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病人的肚皮有個超過二十公分寬的燙傷般的傷口
啊
原來阿婆一直肚子疼痛
她以電熱毯熱敷
結果燒壞了肚皮
哈
莫非我們隔著衣服壓痛測試是否有腹膜炎的檢查
是壓到燙傷傷口
這可糗了...
手術以一個比腹主動脈瘤小很多的傷口開始
我輕鬆的翻開病人的腸繫膜根部
找到上腸繫膜靜脈很容易的在他的右側就可以發現這條已經失去搏動的
約有1公分粗的動脈
我擔心如果無法通過這個阻塞的血管位置
我必須做個繞道手術
所以採取縱向切開動脈
動脈內充滿變成白色的血塊
證實血塊已經有些久了
血塊不容易全部取出
我動用了兩個size的血栓清除導管才得到一個滿意的超強血流
末端的小血塊則是很容易就完全拿乾淨了
我仔細的以細針連續縫合這個動脈切口
觀察一下腸子的變化
擔心厲害的再灌流症候群
可能我必須採用兩階段關肚皮傷口的策略
防止關上傷口反而影響腫脹的腸子的正常血流造成腸子的壞死
等待的時間我們開始一小段一小段的檢查小腸內的一公分多的結石般的病灶
一面翻開膽囊看看有沒有廔管發炎
哈
果然整個膽囊與小腸大腸黏著得很厲害
考慮病人嚴重的敗血症以及不太理想的小腸循環
我決定只將小腸內的結石推向大腸
讓他沒有機會造成小腸阻塞就好了
其餘以後再說
得到正常血流的小腸這時非常紅潤可是水腫不厲害
因為阿婆幾乎已經有兩三個禮拜沒有吃下多少東西了
這讓我們的小腸變得不太水腫容易處理
我決定將腹壁完全關閉
可能不需再次剖腹觀察小腸是否有壞死
接下來我請骨科值班總醫師是否前來將髖骨的膿瘍切開
讓我們可以做細菌培養及染色方便決定抗生素的總類
也可以稍稍緩解病人嚴重的敗血性休克
結果被骨科學弟拒絕
理由是不是迫切急症還在電話中推薦他認為處理這個毛病最厲害的醫師
唉
我告訴他這是急症
是敗血性休克
我再三的問他這個決定是主治醫師的意見還是他自己的意見
告訴他他說的話是要負責任的
學弟還是拒絕我
...
要不是膿瘍的位置就在坐骨神經的走向
我真想自己拿跟大針先擺上一條豬尾巴
做皮下引流
還好放射科醫師很夠意思的幫我用最快的安排作了一個引流管
可惡
為了手術他必須從急診大樓送到舊大樓
又為了臨時引流管送回急診大樓再送到兒童醫院五樓的外科加護病房
過兩天
又要為了拿掉感染的骨科人工關節再次送回急診大樓
然後開完刀再轉回外科加護病房
醫院蓋這個大樓除了讓主治醫師及當科背負載送病人的運輸成本
還因為這個大樓將骨科醫師與外傷科醫師神經外科醫師完全割離原先舊大樓的
消化外科為主的醫療團隊也讓骨科醫師完全不需負責敗血性休克患者的術後照顧
這實在是畸形
那些開會把這些狀況當作沒事般沒發生的高官們
我相當不恥
PS: 病人接受骨科手術前
在常規的心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很大的
二尖瓣細菌瘤
可惡, 原來這個感染的人工關節造成病人休克還造成心臟瓣膜損壞
莫非這個上腸繫膜動脈阻塞是一個細菌瘤血栓
我要追蹤一下病理報告看看有無細菌
我想搞不好還有中風腦膿瘍
唉
趕緊排個腦部電腦斷層檢查
如果沒有厲害的中風我過兩個禮拜還要拿掉她的瓣膜
做個瓣膜置換手術呢
可是這個毛病原發的感染源
那個充滿膿液的人工關節要先請骨科醫師完全移除才行
不然一切將是白費....
再後記12/31: 就在跨年前夕
病人發作嚴重的急性肺水腫
逼得我們幾乎要取消跨年的聚餐
趕著將她的心臟處理完
打開心臟才知道連病人的三尖瓣膜也充滿了細菌瘤
而麻醉科學弟以為主動脈瓣上也有細菌瘤在我們打開血管後發現並沒有
所以我們快手快腳的換掉病人的二尖瓣與三尖瓣
並強力脫水
相信
手術後的胸部X光片將會迅速恢復正常
這下子
我們已經將可以做的手術都做完了
只剩下在打兩三個禮拜的抗生素
希望一切順利............................
血壓來急診時只剩下60mmHg
原來是外院接連換了兩個髖關節引發細菌感染
阿婆變成整天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有一些褥瘡
今天傍晚家人就發現她在床上昏迷了
雖然叫不醒阿婆
我們按壓她的腹部還是明顯的有壓痛皺眉的反應
急診室排了電腦動層檢查
意外發現除了髖部人工關節的地方有一大包膿包
肚子的腸繫膜動脈有阻塞的現象
負責急診的總醫師描述不清楚血管的狀況
急症外傷科與骨科都不願意接手處理這個病例
我從家裡衝到醫院
發現了
病人的上腸繫膜動脈有三公分的阻塞在腹主動脈出來的地方
還有一塊結石般的東西在病人的小腸中
咦
莫非是膽石性腸阻塞這個時常發現在慢性膽囊炎的病患
由於膽囊結石壓迫膽囊壁造成穿孔又吃穿十二指腸或附近的小腸大腸
可是近端的腸子卻沒有漲大膽囊及膽道也沒有不正常氣體
還是病人吞下石塊般的東西
反正配合病人表現出來的腹膜炎症狀及敗血症
我請總醫師會診一下當班的急症外傷科主治醫師
確定他們都不願意收治這個病例
我們馬上聯絡舊大樓的開刀房及轉送的救護車
好吧
由心臟外科來處理這位患者吧
果不其然
舊大樓的麻醉醫師及小姐們都很奇怪
為什麼是心臟外科醫師來開這個懷疑腸阻塞及腸子動脈阻塞的急診病人
哈
我連忙解釋
在外傷科還沒有包山包海的上下內外通吃之前
上腸繫膜動脈阻塞可是心臟外科的毛病
我開刀的經驗可是非常豐富
如果必要打開小腸拿出結石再把小腸縫起來也難不倒我....
病人消毒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病人的肚皮有個超過二十公分寬的燙傷般的傷口
啊
原來阿婆一直肚子疼痛
她以電熱毯熱敷
結果燒壞了肚皮
哈
莫非我們隔著衣服壓痛測試是否有腹膜炎的檢查
是壓到燙傷傷口
這可糗了...
手術以一個比腹主動脈瘤小很多的傷口開始
我輕鬆的翻開病人的腸繫膜根部
找到上腸繫膜靜脈很容易的在他的右側就可以發現這條已經失去搏動的
約有1公分粗的動脈
我擔心如果無法通過這個阻塞的血管位置
我必須做個繞道手術
所以採取縱向切開動脈
動脈內充滿變成白色的血塊
證實血塊已經有些久了
血塊不容易全部取出
我動用了兩個size的血栓清除導管才得到一個滿意的超強血流
末端的小血塊則是很容易就完全拿乾淨了
我仔細的以細針連續縫合這個動脈切口
觀察一下腸子的變化
擔心厲害的再灌流症候群
可能我必須採用兩階段關肚皮傷口的策略
防止關上傷口反而影響腫脹的腸子的正常血流造成腸子的壞死
等待的時間我們開始一小段一小段的檢查小腸內的一公分多的結石般的病灶
一面翻開膽囊看看有沒有廔管發炎
哈
果然整個膽囊與小腸大腸黏著得很厲害
考慮病人嚴重的敗血症以及不太理想的小腸循環
我決定只將小腸內的結石推向大腸
讓他沒有機會造成小腸阻塞就好了
其餘以後再說
得到正常血流的小腸這時非常紅潤可是水腫不厲害
因為阿婆幾乎已經有兩三個禮拜沒有吃下多少東西了
這讓我們的小腸變得不太水腫容易處理
我決定將腹壁完全關閉
可能不需再次剖腹觀察小腸是否有壞死
接下來我請骨科值班總醫師是否前來將髖骨的膿瘍切開
讓我們可以做細菌培養及染色方便決定抗生素的總類
也可以稍稍緩解病人嚴重的敗血性休克
結果被骨科學弟拒絕
理由是不是迫切急症還在電話中推薦他認為處理這個毛病最厲害的醫師
唉
我告訴他這是急症
是敗血性休克
我再三的問他這個決定是主治醫師的意見還是他自己的意見
告訴他他說的話是要負責任的
學弟還是拒絕我
...
要不是膿瘍的位置就在坐骨神經的走向
我真想自己拿跟大針先擺上一條豬尾巴
做皮下引流
還好放射科醫師很夠意思的幫我用最快的安排作了一個引流管
可惡
為了手術他必須從急診大樓送到舊大樓
又為了臨時引流管送回急診大樓再送到兒童醫院五樓的外科加護病房
過兩天
又要為了拿掉感染的骨科人工關節再次送回急診大樓
然後開完刀再轉回外科加護病房
醫院蓋這個大樓除了讓主治醫師及當科背負載送病人的運輸成本
還因為這個大樓將骨科醫師與外傷科醫師神經外科醫師完全割離原先舊大樓的
消化外科為主的醫療團隊也讓骨科醫師完全不需負責敗血性休克患者的術後照顧
這實在是畸形
那些開會把這些狀況當作沒事般沒發生的高官們
我相當不恥
PS: 病人接受骨科手術前
在常規的心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很大的
二尖瓣細菌瘤
可惡, 原來這個感染的人工關節造成病人休克還造成心臟瓣膜損壞
莫非這個上腸繫膜動脈阻塞是一個細菌瘤血栓
我要追蹤一下病理報告看看有無細菌
我想搞不好還有中風腦膿瘍
唉
趕緊排個腦部電腦斷層檢查
如果沒有厲害的中風我過兩個禮拜還要拿掉她的瓣膜
做個瓣膜置換手術呢
可是這個毛病原發的感染源
那個充滿膿液的人工關節要先請骨科醫師完全移除才行
不然一切將是白費....
再後記12/31: 就在跨年前夕
病人發作嚴重的急性肺水腫
逼得我們幾乎要取消跨年的聚餐
趕著將她的心臟處理完
打開心臟才知道連病人的三尖瓣膜也充滿了細菌瘤
而麻醉科學弟以為主動脈瓣上也有細菌瘤在我們打開血管後發現並沒有
所以我們快手快腳的換掉病人的二尖瓣與三尖瓣
並強力脫水
相信
手術後的胸部X光片將會迅速恢復正常
這下子
我們已經將可以做的手術都做完了
只剩下在打兩三個禮拜的抗生素
希望一切順利............................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親眼見到的神奇心臟按摩
昨天一位朋友因為胸悶胸痛到急診室
心電圖及所有心臟酵素檢查都是正常
可是就是還是有一些胸悶不舒服
我們急診室的主治醫師不放心讓他離開醫院
一直要求要在急診室留觀十二個小時抽四次血連做四次心電圖胸悶胸痛緩解都沒事才能離院
他電話裡談笑風生的跟我們夫妻兩個瞎扯蛋
想要勸我們不要專程去急診室看他
沒想到第三次的酵素抽血就發現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現象
所以即使心電圖還是看不出有任何急性心肌梗塞的變化
他就迅速的被轉到心臟內科加護病房準備做心導管了
我們得到通知有些訝異
今天早上我趕緊到心導管室希望在他進心導管室之前可以幫他加油
結果才發現有一個比他還急的急診大面積心肌梗塞患者已經在裡面緊急做心導管之中
我閒閒沒事在那裡跟學弟瞎聊
順便觀察我們心臟內科的學長怎麼小心謹慎的幫那位急診患者做心導管手術
說實在
大多數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我們醫院幾乎都可以順利通過
尤其那幾個通血管成精的學長們
很難看到他們失敗的例子
也感謝他們技術這麼優秀
才讓我們急診緊急開刀的病例沒有那麼多
不然以現在醫院每個禮拜做的緊急心導管手術的數量
再多三個心臟外科主治醫師也不夠
那個阿婆
一邊接受心導管手術一邊有節奏的哀嚎
基本上這類的哀嚎不是疼痛而是代表害怕與緊張無助或者是對生命生病這類狗屁倒灶的事情的無奈
我們笑一笑沒太當一回事
因為心導管非常順暢
不到二十分鐘就好了
看到原先阻塞的左前降枝動脈在通完血管後變成一個管腔不錯可是血流速度卻超慢的一條怪異血管
我們就知道他的阻塞血管
有一些no reflow phenomenum
代表梗塞的血管內的一些微細碎片可能已經塞到小動脈中或是造成末端血管的攣縮了
代表著病人可能不大好的預後
我跟學弟看了一下透視屏中鳥鳥的慢速血流
彼此都同意這個患者雖然血壓不錯沒有休克
也要盡快裝上主動脈氣球幫浦
否則通好的血管可能會再度阻塞
突然間聽到阿婆一聲大叫
我們視線才離開病人身上一秒鐘
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發作了
突然間病人喪失意識沒有自行呼吸
沒有心跳血壓
我們學長已經一面開始按壓心臟一面大聲呼喝外面的我們趕快穿鉛衣進去幫忙急救
急忙有人幫忙扣氧氣面罩有人幫忙擠壓甦醒器
維持病人的正常換氣
有人幫忙抽急救藥物打針抽血
有人趕緊準備好主動脈氣球幫浦的一切東西並空出一隻手來將氣球放到主動脈適當的位置上
我算了一下
不到一分鐘
有八個人在心導管室內各司其職的幫忙急救病人
病人在心臟按摩了五分鐘後一切轉好
病人恢復意識恢復自主呼吸
連插管都不需要
這個致命性的危機發作得很快也被消弭的很快
看著病人恢復血色的表情
我心裡吶喊
真他媽的神奇....
我們再度聽到病人恢復大聲又規律的痛苦喊叫聲
我們也知道
心臟又正常跳動回來了
只要一些強心藥物的幫助
他的心臟功能可能不到幾天內就會恢復正常
很有機會根本不需要葉克膜或者動大心臟手術
哈
原本身為局外人的我
不小心目睹心導管室人員有效率的在我面前表演的臨時急救
我有些感觸
原來有效率的team work 是不需要在危險發生時還在到處找人大聲呼喝不知所措
或許原先坐在心導管控制台前有一搭沒一搭閒聊訂便當飲料的技術員以及小咖醫師們
在事件發生時都會是非常理想的幫手
也只有這麼有效率的急救
才能創造我們無數的心導管奇蹟
這讓我想到
如果這個病人發生緊急狀況的情景是發生在外科加護病房或者開刀房或者是心臟手術前麻醉進行當中
或是心臟手術後
我們會有一樣出色的表現嗎????
我們是否會花太多時間人力準備插管而喪失急救的標的
我們是否會太早想要剖開病人幫病人做些什麼而不是冷靜有效的開始心臟按摩
我們是否太容易想要裝上一套耗費十萬元的葉克膜
而忘了思考病人現在最可能的致病原因為何
喔
我太欣賞我們的心臟內科的學長及他的團隊了
希望我們也是同樣有料可以與之匹配....
心電圖及所有心臟酵素檢查都是正常
可是就是還是有一些胸悶不舒服
我們急診室的主治醫師不放心讓他離開醫院
一直要求要在急診室留觀十二個小時抽四次血連做四次心電圖胸悶胸痛緩解都沒事才能離院
他電話裡談笑風生的跟我們夫妻兩個瞎扯蛋
想要勸我們不要專程去急診室看他
沒想到第三次的酵素抽血就發現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現象
所以即使心電圖還是看不出有任何急性心肌梗塞的變化
他就迅速的被轉到心臟內科加護病房準備做心導管了
我們得到通知有些訝異
今天早上我趕緊到心導管室希望在他進心導管室之前可以幫他加油
結果才發現有一個比他還急的急診大面積心肌梗塞患者已經在裡面緊急做心導管之中
我閒閒沒事在那裡跟學弟瞎聊
順便觀察我們心臟內科的學長怎麼小心謹慎的幫那位急診患者做心導管手術
說實在
大多數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我們醫院幾乎都可以順利通過
尤其那幾個通血管成精的學長們
很難看到他們失敗的例子
也感謝他們技術這麼優秀
才讓我們急診緊急開刀的病例沒有那麼多
不然以現在醫院每個禮拜做的緊急心導管手術的數量
再多三個心臟外科主治醫師也不夠
那個阿婆
一邊接受心導管手術一邊有節奏的哀嚎
基本上這類的哀嚎不是疼痛而是代表害怕與緊張無助或者是對生命生病這類狗屁倒灶的事情的無奈
我們笑一笑沒太當一回事
因為心導管非常順暢
不到二十分鐘就好了
看到原先阻塞的左前降枝動脈在通完血管後變成一個管腔不錯可是血流速度卻超慢的一條怪異血管
我們就知道他的阻塞血管
有一些no reflow phenomenum
代表梗塞的血管內的一些微細碎片可能已經塞到小動脈中或是造成末端血管的攣縮了
代表著病人可能不大好的預後
我跟學弟看了一下透視屏中鳥鳥的慢速血流
彼此都同意這個患者雖然血壓不錯沒有休克
也要盡快裝上主動脈氣球幫浦
否則通好的血管可能會再度阻塞
突然間聽到阿婆一聲大叫
我們視線才離開病人身上一秒鐘
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發作了
突然間病人喪失意識沒有自行呼吸
沒有心跳血壓
我們學長已經一面開始按壓心臟一面大聲呼喝外面的我們趕快穿鉛衣進去幫忙急救
急忙有人幫忙扣氧氣面罩有人幫忙擠壓甦醒器
維持病人的正常換氣
有人幫忙抽急救藥物打針抽血
有人趕緊準備好主動脈氣球幫浦的一切東西並空出一隻手來將氣球放到主動脈適當的位置上
我算了一下
不到一分鐘
有八個人在心導管室內各司其職的幫忙急救病人
病人在心臟按摩了五分鐘後一切轉好
病人恢復意識恢復自主呼吸
連插管都不需要
這個致命性的危機發作得很快也被消弭的很快
看著病人恢復血色的表情
我心裡吶喊
真他媽的神奇....
我們再度聽到病人恢復大聲又規律的痛苦喊叫聲
我們也知道
心臟又正常跳動回來了
只要一些強心藥物的幫助
他的心臟功能可能不到幾天內就會恢復正常
很有機會根本不需要葉克膜或者動大心臟手術
哈
原本身為局外人的我
不小心目睹心導管室人員有效率的在我面前表演的臨時急救
我有些感觸
原來有效率的team work 是不需要在危險發生時還在到處找人大聲呼喝不知所措
或許原先坐在心導管控制台前有一搭沒一搭閒聊訂便當飲料的技術員以及小咖醫師們
在事件發生時都會是非常理想的幫手
也只有這麼有效率的急救
才能創造我們無數的心導管奇蹟
這讓我想到
如果這個病人發生緊急狀況的情景是發生在外科加護病房或者開刀房或者是心臟手術前麻醉進行當中
或是心臟手術後
我們會有一樣出色的表現嗎????
我們是否會花太多時間人力準備插管而喪失急救的標的
我們是否會太早想要剖開病人幫病人做些什麼而不是冷靜有效的開始心臟按摩
我們是否太容易想要裝上一套耗費十萬元的葉克膜
而忘了思考病人現在最可能的致病原因為何
喔
我太欣賞我們的心臟內科的學長及他的團隊了
希望我們也是同樣有料可以與之匹配....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那個難忘的驚喜經驗....心肌梗塞加上敗血性休克
那個三年多前緊急開刀的病人回來門診開立英文診斷證明書
她下定決心要搬到澳洲跟她孝順的女兒們同住
澳洲簽證辦事處要求要調閱她的手術記錄以及最近的一切資料
希望可以提高她未來long stay 至少五年的可能醫療需求與預後
由於病人都是三個月規則回來拿藥
我只記得她是很難得救回來的一個病人
根本忘記那是多久前的事
寫著她的英文診斷書
又讓我回憶起當時的艱苦奮戰
他是一個糖尿病患者
有一些腎結石膀胱結石的問題
就在一次高燒後
失去意識就被送來急診
在急診的心電圖監測器就發現病人的心電圖有異常急性心肌梗塞的變化
做了一個十二導程的心電圖
果然是一位因為敗血性休克併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特殊案例
所以做了簡單的輸液急救
就直接推到我們心導管室做緊急心導管處理了
心導管發現病人的冠狀動脈簡直是一塌糊塗
嚴重的左冠狀動脈主枝有嚴重的狹窄
重要的前降枝與迴旋枝還有右側冠狀動脈以及其分支都有嚴重的狹窄
難怪當病人因為泌尿道結石感染敗血性休克時
心臟就同時罷工了
血壓一直都在50-60mmHg, 無尿, 嚴重代謝性酸中毒, 血中氧氣濃度不足
一副沒幾個小時就會掛掉的樣子
內科醫師通知我們準備葉克膜搶救
同時馬上幫病人裝上拯救這種心肌梗塞患者休克最有效的主動脈氣球幫浦
我們動作也很快
立刻在心導管室馬上裝上葉克膜
希望可以改善病人的嚴重休克以及爛到透的低血壓以及急性腎衰竭和肺水腫
趕快中斷病人可能馬上休克致死的惡性循環
並觀察病人是否會轉醒
病人很不容易的送到加護病房
我心裡掙扎著是否要馬上準備一下送到開刀房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由於之前主任開的幾個類似病例幾乎都死在術後的休克中風或是多器官衰竭
我做了一個不尋常的決定
決定先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一兩天
再讓病人進開刀房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天知道
我下這個決定的時候
根本不知道幾年後我在讀論文的時候搜尋到早已經有大規模的加州地區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併發休克的大量患者統計發現這些接受緊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患者結局是反而第一天馬上送進去開刀房開刀病人的存活率比第三四天才送病人進開刀房手術的成功率來得有意義的低
雖然作者不敢做太激進的結論
至少
可能在病人最差的情況下開刀不會比先放置葉克膜穩定病人幾天再開刀來得好!
我在葉克膜的幫助之下
成功的挽救了病人急性腎衰竭
小便在當天晚上就出來得很好了
病人的肺水腫也在葉克膜以及主動脈氣球幫浦的幫助下
迅速消退
病人的超大劑量升壓劑強心劑也慢慢調低了
泌尿道感染的細菌也用最強效的抗生素獲得控制
最棒的是
病人轉醒了
好像休克了半天沒有讓他腦袋中風或是缺血性腦病變發生
我在第三天早上
在主任的催促下決定還是要儘速開刀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希望不要因為葉克膜又出現新的併發症
手術很成功的接了五條血管
病人的葉克膜在兩天後順利拔除
主動脈氣球幫浦則在拿掉葉克膜的隔天也順利移除
他在外科加護病房整整待了十天
才拔管轉出病房
到現在他還一直說
他不相信那個在他拔出令人難受無法講一句話的氣管內管時站在他面前查房的我是他的主治醫師
他說
我太年輕了
怎麼可能....
我倒是不記得那時候他問過我" 您是哪位? "
只記得他鼻頭上因為固定氣管內管以及鼻胃管造成嚴重壓瘡的難看疤痕
每每讓我在門診開藥時都不敢正視他的臉龐
他在門診看了三年多了
前幾年我因為要評定心臟功能是否符合殘障
幫她做了一個心臟超音波
發現心臟功能在術後半年就幾乎回到正常了
從原本的25%變成現在已經超過51%
接近正常人的水準
他講話變大聲
他走路變得快速
已經無聊得每週要爬大坑的山好幾次
殘障手冊則因為心臟功能還不錯
也沒有厲害的心臟衰竭症狀
變成不符合資格
真是始料未及
總算慢慢的我把他放在一年回來四次門診的名單中了
很高興
在開完刀的三年多後他將以無比的勇氣與兩個女兒在澳洲展開新的下半人生...
她下定決心要搬到澳洲跟她孝順的女兒們同住
澳洲簽證辦事處要求要調閱她的手術記錄以及最近的一切資料
希望可以提高她未來long stay 至少五年的可能醫療需求與預後
由於病人都是三個月規則回來拿藥
我只記得她是很難得救回來的一個病人
根本忘記那是多久前的事
寫著她的英文診斷書
又讓我回憶起當時的艱苦奮戰
他是一個糖尿病患者
有一些腎結石膀胱結石的問題
就在一次高燒後
失去意識就被送來急診
在急診的心電圖監測器就發現病人的心電圖有異常急性心肌梗塞的變化
做了一個十二導程的心電圖
果然是一位因為敗血性休克併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特殊案例
所以做了簡單的輸液急救
就直接推到我們心導管室做緊急心導管處理了
心導管發現病人的冠狀動脈簡直是一塌糊塗
嚴重的左冠狀動脈主枝有嚴重的狹窄
重要的前降枝與迴旋枝還有右側冠狀動脈以及其分支都有嚴重的狹窄
難怪當病人因為泌尿道結石感染敗血性休克時
心臟就同時罷工了
血壓一直都在50-60mmHg, 無尿, 嚴重代謝性酸中毒, 血中氧氣濃度不足
一副沒幾個小時就會掛掉的樣子
內科醫師通知我們準備葉克膜搶救
同時馬上幫病人裝上拯救這種心肌梗塞患者休克最有效的主動脈氣球幫浦
我們動作也很快
立刻在心導管室馬上裝上葉克膜
希望可以改善病人的嚴重休克以及爛到透的低血壓以及急性腎衰竭和肺水腫
趕快中斷病人可能馬上休克致死的惡性循環
並觀察病人是否會轉醒
病人很不容易的送到加護病房
我心裡掙扎著是否要馬上準備一下送到開刀房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由於之前主任開的幾個類似病例幾乎都死在術後的休克中風或是多器官衰竭
我做了一個不尋常的決定
決定先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一兩天
再讓病人進開刀房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天知道
我下這個決定的時候
根本不知道幾年後我在讀論文的時候搜尋到早已經有大規模的加州地區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併發休克的大量患者統計發現這些接受緊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患者結局是反而第一天馬上送進去開刀房開刀病人的存活率比第三四天才送病人進開刀房手術的成功率來得有意義的低
雖然作者不敢做太激進的結論
至少
可能在病人最差的情況下開刀不會比先放置葉克膜穩定病人幾天再開刀來得好!
我在葉克膜的幫助之下
成功的挽救了病人急性腎衰竭
小便在當天晚上就出來得很好了
病人的肺水腫也在葉克膜以及主動脈氣球幫浦的幫助下
迅速消退
病人的超大劑量升壓劑強心劑也慢慢調低了
泌尿道感染的細菌也用最強效的抗生素獲得控制
最棒的是
病人轉醒了
好像休克了半天沒有讓他腦袋中風或是缺血性腦病變發生
我在第三天早上
在主任的催促下決定還是要儘速開刀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希望不要因為葉克膜又出現新的併發症
手術很成功的接了五條血管
病人的葉克膜在兩天後順利拔除
主動脈氣球幫浦則在拿掉葉克膜的隔天也順利移除
他在外科加護病房整整待了十天
才拔管轉出病房
到現在他還一直說
他不相信那個在他拔出令人難受無法講一句話的氣管內管時站在他面前查房的我是他的主治醫師
他說
我太年輕了
怎麼可能....
我倒是不記得那時候他問過我" 您是哪位? "
只記得他鼻頭上因為固定氣管內管以及鼻胃管造成嚴重壓瘡的難看疤痕
每每讓我在門診開藥時都不敢正視他的臉龐
他在門診看了三年多了
前幾年我因為要評定心臟功能是否符合殘障
幫她做了一個心臟超音波
發現心臟功能在術後半年就幾乎回到正常了
從原本的25%變成現在已經超過51%
接近正常人的水準
他講話變大聲
他走路變得快速
已經無聊得每週要爬大坑的山好幾次
殘障手冊則因為心臟功能還不錯
也沒有厲害的心臟衰竭症狀
變成不符合資格
真是始料未及
總算慢慢的我把他放在一年回來四次門診的名單中了
很高興
在開完刀的三年多後他將以無比的勇氣與兩個女兒在澳洲展開新的下半人生...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嚴重慢性肺高壓加上三尖瓣逆流, 我將三尖瓣成功換上人工瓣膜了, 接下來我能期待甚麼???
What to expect af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這是我最近念的一篇土耳其人寫的論文http://www.ejcts.ch/cgi/content/full/32/2/296
在師傳制的台灣外科醫學教育裡
時常學長或是老闆的主張與觀念就變成一個標準步驟
身為學弟徒弟的我們
很難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跟上面的人不同的判斷與決定
所以除非不得以
我不喜歡站在學弟前面看他開刀
深怕會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與技術精進
幫我做體外循環預備與手術的學弟一定發現
我喜歡當作自己沒在手術台上讓他們獨力判斷自行處理
除非有重大危險絕不出聲
對於內科醫師老是懷著保護長期看門診的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
除非內科治療完全失敗或是病人極度神經質
盡量不要會診外科讓病人進開刀房開刀
我只能無奈的接受
我們最近的風濕性心臟病手術患者時常可以遇到幾乎跟全身血壓一樣高的慢性肺高壓的患者
肺動脈壓力在正常成年人只有20-30毫米汞柱
可是這些在內科拿了一輩子心臟藥認識毛地黃比年輕醫師還熟悉的病人
肺動脈壓力在平靜全身麻醉的狀態下還可以跟血壓一樣高動輒90-100毫米汞柱
那表示他們運動狀態下
肺動脈壓力將是超出全身血壓的
我問過我們主任
這類病人我們將他的二尖瓣瓣膜置換掉將他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掉
還可以開刀嗎???( 意思是開刀會不會導致病人的提早死亡 ?)
開刀有用嗎???( 意思是開完刀病人就不喘改善左右心室衰竭的命運了嗎????)
病人可以過幾乎正常人或是比原先好一點的生活長期存活嗎???
( 指的是要不要勸老一點的病人差一點的病人乾脆不要開刀了...)
因為這個題目在我們的心臟外科聖經中幾乎是提到不到一頁的篇幅
唸三遍也搞不懂
主任告訴我幾個簡單的答案
卻花了我很久的時間以及讀了許多論文也都只有一點點體會
第一: 理論上只要有機械問題造成肺高壓開完刀都可以改善
第二: 風濕性心臟病合併肺高壓三尖瓣嚴重逆流幾乎都是 favor 置換三尖瓣
理由是, 那個瓣膜怎麼修都不理想修好了也撐不久
第三: 他也沒有在門診中看過多少老老病患(指在外科門診看十年以上者) 這類患者長期回來
追蹤拿藥的都跑去哪裡了???內科醫師還是老天爺的懷抱???不知道
聽了好像很清楚可是心裡面一直還是沒有確切答案
只是這幾年就照著做
期望病人可以從置換瓣膜中得利
事實卻不盡滿意
病人術前嚴重肺高壓
術後的確肺動脈壓降低一半
可是仔細算他們的肺阻力
還是超標
所有我們真的減輕了右心室的負擔了嗎???
我很懷疑
右心房充填壓
還是必須動輒15-20毫米汞柱
跟術前比較改善一滴滴幾乎一樣
病人的充血性肝腫大還是沒變
術前腹水的術後還是腹水
術前肝功能不良的術後還是肝功能不良
術前喘得不停的
術後還是要在許多藥物幫助下才能在家裡走動
那麼, 我們到底利用外科技術幫了病人多少
我們不是已經將二尖瓣主動脈瓣三尖瓣全換個新的了嗎???
是人力有時而窮還是內科醫師????????????????
我這幾個禮拜有空
就在網路上狂找這類別的醫學中心的經驗
得了一些結論
也才知道這個術前的狀況
光是早期的死亡率就超過2成
差一點的醫院三四成以上
證實這是個suboptimal 的結果
大家反覆的提到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才是提升這類患者早期存活率以及長期無症狀存活率的最重要原因
一旦病人的肺動脈壓力高過體循環壓力, 那暗示著
病人很難無症狀存活也幾乎沒有長期存活率可言( 只有37% 的所有手術患者人可能可以活過十年)
所以,
啊~
在內科的leader們的思想還是停留在再想想多個藥少個藥發明個藥打個針住個院加個強心劑
來處理這種心臟內的機械問題之前
在內科的道德正義與反移情作用的交相拔河之際
在心臟外科醫師還沒有得到內科醫師完全的信任之前
在無知病人拼命乖乖吃藥還無法緩解症狀之時
我先悲悼這些可憐的病人...
我承認外科的技術發揮到極限, 可能還是幫不了你們.............................
這是我最近念的一篇土耳其人寫的論文http://www.ejcts.ch/cgi/content/full/32/2/296
在師傳制的台灣外科醫學教育裡
時常學長或是老闆的主張與觀念就變成一個標準步驟
身為學弟徒弟的我們
很難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跟上面的人不同的判斷與決定
所以除非不得以
我不喜歡站在學弟前面看他開刀
深怕會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與技術精進
幫我做體外循環預備與手術的學弟一定發現
我喜歡當作自己沒在手術台上讓他們獨力判斷自行處理
除非有重大危險絕不出聲
對於內科醫師老是懷著保護長期看門診的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
除非內科治療完全失敗或是病人極度神經質
盡量不要會診外科讓病人進開刀房開刀
我只能無奈的接受
我們最近的風濕性心臟病手術患者時常可以遇到幾乎跟全身血壓一樣高的慢性肺高壓的患者
肺動脈壓力在正常成年人只有20-30毫米汞柱
可是這些在內科拿了一輩子心臟藥認識毛地黃比年輕醫師還熟悉的病人
肺動脈壓力在平靜全身麻醉的狀態下還可以跟血壓一樣高動輒90-100毫米汞柱
那表示他們運動狀態下
肺動脈壓力將是超出全身血壓的
我問過我們主任
這類病人我們將他的二尖瓣瓣膜置換掉將他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掉
還可以開刀嗎???( 意思是開刀會不會導致病人的提早死亡 ?)
開刀有用嗎???( 意思是開完刀病人就不喘改善左右心室衰竭的命運了嗎????)
病人可以過幾乎正常人或是比原先好一點的生活長期存活嗎???
( 指的是要不要勸老一點的病人差一點的病人乾脆不要開刀了...)
因為這個題目在我們的心臟外科聖經中幾乎是提到不到一頁的篇幅
唸三遍也搞不懂
主任告訴我幾個簡單的答案
卻花了我很久的時間以及讀了許多論文也都只有一點點體會
第一: 理論上只要有機械問題造成肺高壓開完刀都可以改善
第二: 風濕性心臟病合併肺高壓三尖瓣嚴重逆流幾乎都是 favor 置換三尖瓣
理由是, 那個瓣膜怎麼修都不理想修好了也撐不久
第三: 他也沒有在門診中看過多少老老病患(指在外科門診看十年以上者) 這類患者長期回來
追蹤拿藥的都跑去哪裡了???內科醫師還是老天爺的懷抱???不知道
聽了好像很清楚可是心裡面一直還是沒有確切答案
只是這幾年就照著做
期望病人可以從置換瓣膜中得利
事實卻不盡滿意
病人術前嚴重肺高壓
術後的確肺動脈壓降低一半
可是仔細算他們的肺阻力
還是超標
所有我們真的減輕了右心室的負擔了嗎???
我很懷疑
右心房充填壓
還是必須動輒15-20毫米汞柱
跟術前比較改善一滴滴幾乎一樣
病人的充血性肝腫大還是沒變
術前腹水的術後還是腹水
術前肝功能不良的術後還是肝功能不良
術前喘得不停的
術後還是要在許多藥物幫助下才能在家裡走動
那麼, 我們到底利用外科技術幫了病人多少
我們不是已經將二尖瓣主動脈瓣三尖瓣全換個新的了嗎???
是人力有時而窮還是內科醫師????????????????
我這幾個禮拜有空
就在網路上狂找這類別的醫學中心的經驗
得了一些結論
也才知道這個術前的狀況
光是早期的死亡率就超過2成
差一點的醫院三四成以上
證實這是個suboptimal 的結果
大家反覆的提到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才是提升這類患者早期存活率以及長期無症狀存活率的最重要原因
一旦病人的肺動脈壓力高過體循環壓力, 那暗示著
病人很難無症狀存活也幾乎沒有長期存活率可言( 只有37% 的所有手術患者人可能可以活過十年)
所以,
啊~
在內科的leader們的思想還是停留在再想想多個藥少個藥發明個藥打個針住個院加個強心劑
來處理這種心臟內的機械問題之前
在內科的道德正義與反移情作用的交相拔河之際
在心臟外科醫師還沒有得到內科醫師完全的信任之前
在無知病人拼命乖乖吃藥還無法緩解症狀之時
我先悲悼這些可憐的病人...
我承認外科的技術發揮到極限, 可能還是幫不了你們.............................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奇怪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病人....
那個病人一開完冠狀動脈手術
我心裡有些七上八下
一個是他是我今年度開刀的所有患者
擁有最小的內乳動脈
我必須使用三倍半的放大眼鏡加上最細的縫針
以及幾乎接活體肝移植的小心鬆垮沒有一絲額外張力的的連續縫合
才能仔細完成那個一毫米左右的縫合
還好縫合後的血管流速還不錯
超過40ml/min
可是我就是一直猶豫到底這樣的內乳動脈值不值得拿來接在病人阻塞最嚴重的前降枝動脈上
順利的病人可以隔天拔管當天晚上因為加護病房擠床就被轉到普通病房了
在普通病房他是個出名的病人
因為從轉出加護病房那一夜開始
他每天晚上就一直在床邊趴著痛苦的睡覺
我們一群人查房的時候
一直搞不懂
到底是麻醉醫師忘了多加一些常效型的心臟手術麻醉藥
還是利用神秘的氣功麻醉針灸麻醉或是單一藥物靜脈注射麻醉
讓這個手術後在病房休息的病人如此痛苦
只要白班人力一下班
值班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師一定因為他每天抱怨傷口痛胸痛喘不過氣每晚幫他做一次心電圖以及抽血查急性心肌梗塞指數
每每都正常得不得了
結果一連痛了三四天
我狠下心
決定幫他拔掉可能造成痛苦的胸管以及心包膜腔引流管
奇蹟出現了
病人開始覺得前所未有的舒服
開始每天睡得好吃得好還可以配合復健運動
深呼吸咳痰
果然在手術後第八天出院了
病人一回家
又出現怪異現象
開始沒幾天就打電話給我的專科護理師
一下子詢問要不要吃安眠藥
一下子詢問要不要吃硝化甘油碇
一下子覺得喘不過氣要不要馬上來掛急診
撐了一個禮拜後回診
其實病人精神很不錯
可以自行走動胃口正常沒有咳嗽不舒服
我請他做了心電圖與胸部X光片
希望過早拔掉引流管沒有造成任何後遺症
胸部X光片上沒有任何不正常心臟突然擴大或是肋膜積水
心電圖回來了倒是讓我有些擔心
心跳過速外
還在胸前導極發現有一些心肌缺氧的變化
我再一次告訴病人及家屬我手術中的發現以及我的想法
希望他們可以再做一次心導管檢查
確定我接的血管確定通暢
病人立刻拒絕我的要求
決定看情況再決定
後來病人就消失了
沒再我開完藥的一個禮拜後再度回來門診
結果
今天我的專科護理師才告訴我
他又住院了
內科醫師幫他做了心導管希望我跟他說明一下
我的心裡馬上揪了一下
阿
莫非我擔心的血管塞住了........
我趕緊點選電腦上內科醫師前一天做的心導管檢查
阿
還好
我接的四條血管全部通暢
連我最擔心的內乳動脈接口也很不錯
反而沒想到的是
我們總醫師從病人大腿上取下來的靜脈
卻有個50%左右的狹窄
咦
才短短一個多月
靜脈就出現狹窄了???
是血管擷取時太過粗魯呢
還是內生性的血塊塞在這條冠狀動脈繞道血管的瓣膜上
如此可能影響我最後一個右冠狀動脈接口的血流
所幸內科醫師以氣球很快的將這個奇怪的病灶以氣球擴張解決了
相信這樣的處理將是對這個病人最好的處置
我要再去看看他的臨床表現
希望可以知道這個病人是否這樣處理後
一切安好...
對於如此表現詭異的冠狀動脈繞道術後病人
我有些不明其理
真是奇怪!!
我心裡有些七上八下
一個是他是我今年度開刀的所有患者
擁有最小的內乳動脈
我必須使用三倍半的放大眼鏡加上最細的縫針
以及幾乎接活體肝移植的小心鬆垮沒有一絲額外張力的的連續縫合
才能仔細完成那個一毫米左右的縫合
還好縫合後的血管流速還不錯
超過40ml/min
可是我就是一直猶豫到底這樣的內乳動脈值不值得拿來接在病人阻塞最嚴重的前降枝動脈上
順利的病人可以隔天拔管當天晚上因為加護病房擠床就被轉到普通病房了
在普通病房他是個出名的病人
因為從轉出加護病房那一夜開始
他每天晚上就一直在床邊趴著痛苦的睡覺
我們一群人查房的時候
一直搞不懂
到底是麻醉醫師忘了多加一些常效型的心臟手術麻醉藥
還是利用神秘的氣功麻醉針灸麻醉或是單一藥物靜脈注射麻醉
讓這個手術後在病房休息的病人如此痛苦
只要白班人力一下班
值班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師一定因為他每天抱怨傷口痛胸痛喘不過氣每晚幫他做一次心電圖以及抽血查急性心肌梗塞指數
每每都正常得不得了
結果一連痛了三四天
我狠下心
決定幫他拔掉可能造成痛苦的胸管以及心包膜腔引流管
奇蹟出現了
病人開始覺得前所未有的舒服
開始每天睡得好吃得好還可以配合復健運動
深呼吸咳痰
果然在手術後第八天出院了
病人一回家
又出現怪異現象
開始沒幾天就打電話給我的專科護理師
一下子詢問要不要吃安眠藥
一下子詢問要不要吃硝化甘油碇
一下子覺得喘不過氣要不要馬上來掛急診
撐了一個禮拜後回診
其實病人精神很不錯
可以自行走動胃口正常沒有咳嗽不舒服
我請他做了心電圖與胸部X光片
希望過早拔掉引流管沒有造成任何後遺症
胸部X光片上沒有任何不正常心臟突然擴大或是肋膜積水
心電圖回來了倒是讓我有些擔心
心跳過速外
還在胸前導極發現有一些心肌缺氧的變化
我再一次告訴病人及家屬我手術中的發現以及我的想法
希望他們可以再做一次心導管檢查
確定我接的血管確定通暢
病人立刻拒絕我的要求
決定看情況再決定
後來病人就消失了
沒再我開完藥的一個禮拜後再度回來門診
結果
今天我的專科護理師才告訴我
他又住院了
內科醫師幫他做了心導管希望我跟他說明一下
我的心裡馬上揪了一下
阿
莫非我擔心的血管塞住了........
我趕緊點選電腦上內科醫師前一天做的心導管檢查
阿
還好
我接的四條血管全部通暢
連我最擔心的內乳動脈接口也很不錯
反而沒想到的是
我們總醫師從病人大腿上取下來的靜脈
卻有個50%左右的狹窄
咦
才短短一個多月
靜脈就出現狹窄了???
是血管擷取時太過粗魯呢
還是內生性的血塊塞在這條冠狀動脈繞道血管的瓣膜上
如此可能影響我最後一個右冠狀動脈接口的血流
所幸內科醫師以氣球很快的將這個奇怪的病灶以氣球擴張解決了
相信這樣的處理將是對這個病人最好的處置
我要再去看看他的臨床表現
希望可以知道這個病人是否這樣處理後
一切安好...
對於如此表現詭異的冠狀動脈繞道術後病人
我有些不明其理
真是奇怪!!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紀念那個冠狀動脈破裂的病人
自己做了幾年的所謂由能力做血管內處理的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我們都知道
有些避免不了的併發症從打針穿不銹鋼導絲
將導絲扭動前進後退順時鐘轉逆時鐘轉退後打圈硬推等等手法
通過血管狹窄的地方以及打氣球做血管擴張及至置放血管支架
每個動作都可以發生嚴重併發症
最常見的是
倒絲前進沒有幾公分就跑到血管外面了
病人馬上抱怨手痛血管內強力的血柱強力從這個製造出來的洞噴出病人的血管周圍馬上腫一大包
如果這個狀況出現在做氣球撐開術的時候
那可以想像這時的出血將是更厲害
因為血管被氣球炸破了一個大洞
總是很難自行止血
恐怖的狀況可以發生在髂骨動脈支架手術的時候
往往我們使用記憶金屬自行張開的血管支架
偏偏張開的狀況操作醫師覺得不理想又使用氣球撐開一下
意外總是發生在那一剎那
這種髂骨動脈的出血
在沒有併發症經驗的醫師手上
病人可以直接休克死在手術台上
我記得在聖地牙哥血管醫學會一個日本裔的美國醫師演講的同時
稍微調查了一下
80%的血管外科醫師幾乎都遇過這個問題
只是大家不好意思承認有多少病人因為出血休克來不及搶救
所以
在我們跟家屬病人講血管支架的優點的時候
我總是不忘加上這些可能的嚴重併發症
誰知道會不會發生遇到....
如果這個血管爆裂的狀況發生在冠狀動脈氣球擴張或是支架置放的時候
唉
那就悽慘了
厲害的內科醫師搶救回來很多個
他們使用有包覆的血管支架緊急塞住破裂孔然後迅速的抽掉溢出積在心包膜腔內的積血
還蠻能即時成功搶救回病人
甚至還能做完所有的支架植入
好像沒發生過事情一樣
當然也有因為沒有辦法做包覆性支架植入直接將氣球打在冠狀動脈內
迅速將病人直接送進開刀房修理的病例
有時候我在想
我如果遇到這種患者
我是將這個破掉的冠狀動脈縫合起來
將內科醫師用氣球塞住的那一段血管修補好
將氣球洩氣
幫病人裝上葉克膜
再原封不動的將病人送回給內科
請他們繼續發揮通血管的強大本領
完成他們的未盡事業...
還是英雄感作祟
跟家屬說這個病人還是轉來外科處理吧
透過外科的技術
我們可以一次做完所有問題血管的繞道手術
將所有的我們認為應該處理的血管
而內科認為我們處理不好的血管
或是他們很容易很願意力勸病人家屬與病人可以不用開大刀簡單解決的血管
做個示範表演
然後奇蹟式的解決病人的心臟問題....
然後我就不禁思考
站在病人的家屬與病人的角度來想
先說這個問題可以內科處理也可以外科處理
可是內科處理死亡率低
簡單有效幾乎都會成功
健保也有幫忙給付
不需動大手術留下一輩子的難看疤痕
強力建議病人家屬與病人選擇聰明人都會選擇的內科治療
然後內科處理失敗
病人休克血管塞住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大片壞死
心包膜填塞緊急手術
手術的風險從原先的外科5%,頂多10%好了而內科不到1%
一下子變成90%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家屬及病人為甚麼要接受這樣的結果
是因為充分告知後深思熟慮的選擇
是千分之幾萬分之幾罕見的併發症
還是???????????
????
看著病人完全不會收縮的左心室前壁
即使我們將他的夠大條的有受到這次冠狀動脈爆裂影響的諸分支血管
一個個都做好了繞道手術
可是心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
宣告只有左心室輔助器可以救病人一命
可是有多少家庭負擔得起一套攜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呢?????
他還有機會走出醫院嗎?????
應該找一找這類患者其他醫學中心有沒有整理出來最可能搶救回病人的最佳處置劇本
或許
可以有個比較可行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
有些避免不了的併發症從打針穿不銹鋼導絲
將導絲扭動前進後退順時鐘轉逆時鐘轉退後打圈硬推等等手法
通過血管狹窄的地方以及打氣球做血管擴張及至置放血管支架
每個動作都可以發生嚴重併發症
最常見的是
倒絲前進沒有幾公分就跑到血管外面了
病人馬上抱怨手痛血管內強力的血柱強力從這個製造出來的洞噴出病人的血管周圍馬上腫一大包
如果這個狀況出現在做氣球撐開術的時候
那可以想像這時的出血將是更厲害
因為血管被氣球炸破了一個大洞
總是很難自行止血
恐怖的狀況可以發生在髂骨動脈支架手術的時候
往往我們使用記憶金屬自行張開的血管支架
偏偏張開的狀況操作醫師覺得不理想又使用氣球撐開一下
意外總是發生在那一剎那
這種髂骨動脈的出血
在沒有併發症經驗的醫師手上
病人可以直接休克死在手術台上
我記得在聖地牙哥血管醫學會一個日本裔的美國醫師演講的同時
稍微調查了一下
80%的血管外科醫師幾乎都遇過這個問題
只是大家不好意思承認有多少病人因為出血休克來不及搶救
所以
在我們跟家屬病人講血管支架的優點的時候
我總是不忘加上這些可能的嚴重併發症
誰知道會不會發生遇到....
如果這個血管爆裂的狀況發生在冠狀動脈氣球擴張或是支架置放的時候
唉
那就悽慘了
厲害的內科醫師搶救回來很多個
他們使用有包覆的血管支架緊急塞住破裂孔然後迅速的抽掉溢出積在心包膜腔內的積血
還蠻能即時成功搶救回病人
甚至還能做完所有的支架植入
好像沒發生過事情一樣
當然也有因為沒有辦法做包覆性支架植入直接將氣球打在冠狀動脈內
迅速將病人直接送進開刀房修理的病例
有時候我在想
我如果遇到這種患者
我是將這個破掉的冠狀動脈縫合起來
將內科醫師用氣球塞住的那一段血管修補好
將氣球洩氣
幫病人裝上葉克膜
再原封不動的將病人送回給內科
請他們繼續發揮通血管的強大本領
完成他們的未盡事業...
還是英雄感作祟
跟家屬說這個病人還是轉來外科處理吧
透過外科的技術
我們可以一次做完所有問題血管的繞道手術
將所有的我們認為應該處理的血管
而內科認為我們處理不好的血管
或是他們很容易很願意力勸病人家屬與病人可以不用開大刀簡單解決的血管
做個示範表演
然後奇蹟式的解決病人的心臟問題....
然後我就不禁思考
站在病人的家屬與病人的角度來想
先說這個問題可以內科處理也可以外科處理
可是內科處理死亡率低
簡單有效幾乎都會成功
健保也有幫忙給付
不需動大手術留下一輩子的難看疤痕
強力建議病人家屬與病人選擇聰明人都會選擇的內科治療
然後內科處理失敗
病人休克血管塞住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大片壞死
心包膜填塞緊急手術
手術的風險從原先的外科5%,頂多10%好了而內科不到1%
一下子變成90%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家屬及病人為甚麼要接受這樣的結果
是因為充分告知後深思熟慮的選擇
是千分之幾萬分之幾罕見的併發症
還是???????????
????
看著病人完全不會收縮的左心室前壁
即使我們將他的夠大條的有受到這次冠狀動脈爆裂影響的諸分支血管
一個個都做好了繞道手術
可是心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
宣告只有左心室輔助器可以救病人一命
可是有多少家庭負擔得起一套攜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呢?????
他還有機會走出醫院嗎?????
應該找一找這類患者其他醫學中心有沒有整理出來最可能搶救回病人的最佳處置劇本
或許
可以有個比較可行的答案...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開心手術後遺症處理中心
今天看學弟將嘉長轉來的病人送到開刀房開刀
我終於確認
我們心臟外科在處理開心手術的併發症一定享譽全台了
我們弄了不少自己製造出來的胸骨骨髓炎縱膈腔炎
弄過X清醫院開完心臟大腿傷口爛掉一個月癒合不起來的傷口
弄過X田醫院開完瓣膜整個胸骨爛穿敗血性休克轉來本院的病例
現在連嘉長都可以寫張條子叫病人轉來我們這裡清傷口做高壓氧
那真是太神奇了 ...
我們總醫師將爛掉穿孔的開心手術傷口切開
看到據說是"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胸骨骨髓炎 "
反正就是整根胸骨爛掉必須拆掉所有的胸骨鋼線切切除所有胸骨連同肋軟骨直到肋骨硬骨部分才能收拾
我們今天看了病人第一次擴創後的傷口
嗯, 真不錯
只剩下一根肋軟骨沒有切除還沒看到健康的硬質骨而已
簡直有PRO 的水準
只要再清創幾次就可以翻皮瓣補皮了
太厲害了
所以我們查房完, 決定封他為" 開心手術併發症處理中心主任 "
應該很當得起才對
清爛骨, 連續清洗縱膈腔血塊膿瘍, 翻皮瓣....
似乎只差一個補皮而已
哈哈哈哈哈......
我終於確認
我們心臟外科在處理開心手術的併發症一定享譽全台了
我們弄了不少自己製造出來的胸骨骨髓炎縱膈腔炎
弄過X清醫院開完心臟大腿傷口爛掉一個月癒合不起來的傷口
弄過X田醫院開完瓣膜整個胸骨爛穿敗血性休克轉來本院的病例
現在連嘉長都可以寫張條子叫病人轉來我們這裡清傷口做高壓氧
那真是太神奇了 ...
我們總醫師將爛掉穿孔的開心手術傷口切開
看到據說是"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胸骨骨髓炎 "
反正就是整根胸骨爛掉必須拆掉所有的胸骨鋼線切切除所有胸骨連同肋軟骨直到肋骨硬骨部分才能收拾
我們今天看了病人第一次擴創後的傷口
嗯, 真不錯
只剩下一根肋軟骨沒有切除還沒看到健康的硬質骨而已
簡直有PRO 的水準
只要再清創幾次就可以翻皮瓣補皮了
太厲害了
所以我們查房完, 決定封他為" 開心手術併發症處理中心主任 "
應該很當得起才對
清爛骨, 連續清洗縱膈腔血塊膿瘍, 翻皮瓣....
似乎只差一個補皮而已
哈哈哈哈哈......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救一個病人花掉健保七十多萬元....
每個月初
親愛的保險組會將上一個月的住院病人帳單拿來給我們複核
我都是趁那個時候看一下每個住院病人是賠錢還是賺錢
最高興的是上個月開刀的一個心肌梗塞的患者
從急診住院開刀一個禮拜出院
只花27萬元
距離健保定額給付42萬多元
還有很大的一個距離
同樣的一位因為輸尿管結石引起化膿性腎盂腎炎敗血症結果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急性肺水腫
連夜從X濟轉來的患者
則一共在加護病房住了十一天病房又住了三個禮拜做了輸尿管鏡打掉塞住右側的巨大結石
一共打了五個禮拜的抗生素花了72萬元才出院
光是住院用的昂貴抗生素算一算花了十多萬元
手術麻醉還花不到十萬元
實在令人咋舌
還好他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心因性休克?長期呼吸衰竭可以跳脫總額
總算可以核實申報
就等健保局來調閱病歷做刪減的動作
同樣的急性心肌梗塞
同樣的接了四條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還好健保局在做總額給付時給了我們足夠的生存空間
知道心因性休克的患者與呼吸衰竭的患者
一定比從門診走路進來的同樣開刀患者花兩三倍的錢
我想的是如果哪一天這個後門條款不見了
那麼醫院這樣收治一個患者
雖然手術成功病人順利出院
還是可以讓醫院直接虧錢了近30萬元
這種生意怎麼做得下去
因應明年的總額制度
醫院是算了我們過去一年來各個主治醫師的盈虧
很快就發現
心臟外科是一個經營不了的一科
要不是他是心臟內科的後盾
做冠狀動脈支架時規定一定要有可以隨時available 的心臟外科醫師
心臟外科醫師還真的可以考慮讓他們自行萎縮凋零
每個嚴重病例
很容易就超過健保願意給付的每個病例的支付總額
那勢必造成一個當年盲腸炎納入總額給付的時候的普遍狀況
嚴重會住院超過三天的病人
一定虧錢
要嗎就是提早請病人拖著病痛出院在門診繼續治療
要嗎就是改為自費住院
要嗎就是勸病人使用一些自費衛材
多少賺一些回來
所以我們這種後線醫院
接收了一大堆這種中小型醫院不願意處理的病人
應該要制訂更完善的後門條款
容許哪些病人在哪種狀況下是可以核實給付
醫師才敢接下這些很容易虧錢的病例
我記得有一次開總額制度因應小組會議的時候
負責人那個哈佛的畢業生
笑笑的跟我們說
為什麼別的醫院心臟外科開心臟可以賺錢
唉
唉
唉
我只能說如果開心臟沒兩天就死掉了
那一定賺錢
因為花不到健保總額給付的上限病人就死掉了
這是賺錢
賺死人錢
我很不屑...
總額小組全員大笑
可是我的心裡卻很澎湃
他們知道我們醫院的心臟手術患者的總死亡率不到百分之十是很有水準的嗎???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敢花錢救病人的命
不能縫合傷口就等兩天再縫合
該使用葉克膜等心臟恢復就不會猶豫使用下去
應該拆掉病人大出血的人工瓣膜接口就不會猶豫直接拆掉重新做一個
病人縱膈腔炎就打開傷口好好擴創自己補皮瓣做傷口護理
不吝惜使用高級敷料跟健保高壓氧
您別以為這些花錢的東西是醫師太過浪費
這樣的措施
使這幾年我們醫院的心臟外科的手術患者存活率
大大上升
絕對禁得起比較...
說來說去, 成功救活病人
花再多錢都是值得的
這是健保局說得再好聽也很難無法百分之百確保的病人權利
這需要醫師的道德勇氣與決斷力已經豐富的經驗有效的處理
我等著看明年初試行的狀況
我預備小心的應付著...
親愛的保險組會將上一個月的住院病人帳單拿來給我們複核
我都是趁那個時候看一下每個住院病人是賠錢還是賺錢
最高興的是上個月開刀的一個心肌梗塞的患者
從急診住院開刀一個禮拜出院
只花27萬元
距離健保定額給付42萬多元
還有很大的一個距離
同樣的一位因為輸尿管結石引起化膿性腎盂腎炎敗血症結果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急性肺水腫
連夜從X濟轉來的患者
則一共在加護病房住了十一天病房又住了三個禮拜做了輸尿管鏡打掉塞住右側的巨大結石
一共打了五個禮拜的抗生素花了72萬元才出院
光是住院用的昂貴抗生素算一算花了十多萬元
手術麻醉還花不到十萬元
實在令人咋舌
還好他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心因性休克?長期呼吸衰竭可以跳脫總額
總算可以核實申報
就等健保局來調閱病歷做刪減的動作
同樣的急性心肌梗塞
同樣的接了四條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還好健保局在做總額給付時給了我們足夠的生存空間
知道心因性休克的患者與呼吸衰竭的患者
一定比從門診走路進來的同樣開刀患者花兩三倍的錢
我想的是如果哪一天這個後門條款不見了
那麼醫院這樣收治一個患者
雖然手術成功病人順利出院
還是可以讓醫院直接虧錢了近30萬元
這種生意怎麼做得下去
因應明年的總額制度
醫院是算了我們過去一年來各個主治醫師的盈虧
很快就發現
心臟外科是一個經營不了的一科
要不是他是心臟內科的後盾
做冠狀動脈支架時規定一定要有可以隨時available 的心臟外科醫師
心臟外科醫師還真的可以考慮讓他們自行萎縮凋零
每個嚴重病例
很容易就超過健保願意給付的每個病例的支付總額
那勢必造成一個當年盲腸炎納入總額給付的時候的普遍狀況
嚴重會住院超過三天的病人
一定虧錢
要嗎就是提早請病人拖著病痛出院在門診繼續治療
要嗎就是改為自費住院
要嗎就是勸病人使用一些自費衛材
多少賺一些回來
所以我們這種後線醫院
接收了一大堆這種中小型醫院不願意處理的病人
應該要制訂更完善的後門條款
容許哪些病人在哪種狀況下是可以核實給付
醫師才敢接下這些很容易虧錢的病例
我記得有一次開總額制度因應小組會議的時候
負責人那個哈佛的畢業生
笑笑的跟我們說
為什麼別的醫院心臟外科開心臟可以賺錢
唉
唉
唉
我只能說如果開心臟沒兩天就死掉了
那一定賺錢
因為花不到健保總額給付的上限病人就死掉了
這是賺錢
賺死人錢
我很不屑...
總額小組全員大笑
可是我的心裡卻很澎湃
他們知道我們醫院的心臟手術患者的總死亡率不到百分之十是很有水準的嗎???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敢花錢救病人的命
不能縫合傷口就等兩天再縫合
該使用葉克膜等心臟恢復就不會猶豫使用下去
應該拆掉病人大出血的人工瓣膜接口就不會猶豫直接拆掉重新做一個
病人縱膈腔炎就打開傷口好好擴創自己補皮瓣做傷口護理
不吝惜使用高級敷料跟健保高壓氧
您別以為這些花錢的東西是醫師太過浪費
這樣的措施
使這幾年我們醫院的心臟外科的手術患者存活率
大大上升
絕對禁得起比較...
說來說去, 成功救活病人
花再多錢都是值得的
這是健保局說得再好聽也很難無法百分之百確保的病人權利
這需要醫師的道德勇氣與決斷力已經豐富的經驗有效的處理
我等著看明年初試行的狀況
我預備小心的應付著...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微創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在網路上遊蕩
發現一個有趣的論文
是一間美國小醫院的主任醫師
專門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做所謂的鑰匙孔開心手術
所謂的鑰匙孔就是兩個指頭大小的小小傷口
擺在病人的乳房下緣
他利用達文西手臂
只專門做一條血管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聲稱可以跟內科醫師合作
幫內科醫師的病人做完一條血管的繞道手術後
再轉回給原來內科醫師做心臟後外側與下緣的其餘兩條冠狀動脈的支架手術
他在自己的網頁上小小廣告了一下
認為這樣的新式混合型的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是未來的趨勢
是病人的福音
是真正的又小又美低侵襲性高成功率的治療方法
我看了一陣傻眼
什麼時候心臟外科醫師在內科醫師虎視眈眈包山包海放棄guideline 的狂做支架的時代
退縮到只做一條血管的繞道
然後來個內外科共榮共枯雙贏互利
不視證據醫學的建議選擇不做正義的一方
傾向大腕有力的內科
然後
還很不在乎的在網路上廣告希望吸引一些不想動傳統手術的病人
我也想像是否未來有一天發現這樣混合型治療的患者
其實無症狀存活率並不比傳統手術差
然後
然後
然後
世界就變天了
突然間不會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開刀的醫師變成一無是處
就像只會開傳統切大腸手術的醫師沒有在這幾年跟上內視鏡手術的列車
還沈迷於雜誌上的討論
" 啊, 內視鏡不適合做癌症手術!!!" 的假想時
大腸切除手術已經在短短幾年內翻了一翻
完全變了樣???
現在沒辦法用內視鏡乾淨痛快的開下一台大腸癌的手術還真是有些丟臉
現在去看以往討論內視鏡該不該做大腸癌手術不是好笑嗎???
所以處於這種瞬息萬變的時代
心臟外科醫師應該如何自處
是該練習練習美技
努力跟上改革腳步
以期在未來的某一天
提早進到這個嶄新思維的殿堂
還是我們應該守著古老的證據醫學的最後一道防線
繼續在這場戰爭中選擇做困獸之鬥 ?
唉
我似乎應該選擇調整腳步
眼光放遠
也覺得是該大力引進微創手術的時代了
傳統手術適合急症, 基礎功夫練習以及複雜手術
對於單純穩定患者
我們能否能夠提供內科醫師與在內科醫師操作下無知患者的需求
只要幫我們好好的接通一條最重要的血管其餘的交給內科就可以了
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
那真是不甘心
總是有一種擺脫不去屁股很痛的感覺....
發現一個有趣的論文
是一間美國小醫院的主任醫師
專門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做所謂的鑰匙孔開心手術
所謂的鑰匙孔就是兩個指頭大小的小小傷口
擺在病人的乳房下緣
他利用達文西手臂
只專門做一條血管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聲稱可以跟內科醫師合作
幫內科醫師的病人做完一條血管的繞道手術後
再轉回給原來內科醫師做心臟後外側與下緣的其餘兩條冠狀動脈的支架手術
他在自己的網頁上小小廣告了一下
認為這樣的新式混合型的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是未來的趨勢
是病人的福音
是真正的又小又美低侵襲性高成功率的治療方法
我看了一陣傻眼
什麼時候心臟外科醫師在內科醫師虎視眈眈包山包海放棄guideline 的狂做支架的時代
退縮到只做一條血管的繞道
然後來個內外科共榮共枯雙贏互利
不視證據醫學的建議選擇不做正義的一方
傾向大腕有力的內科
然後
還很不在乎的在網路上廣告希望吸引一些不想動傳統手術的病人
我也想像是否未來有一天發現這樣混合型治療的患者
其實無症狀存活率並不比傳統手術差
然後
然後
然後
世界就變天了
突然間不會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開刀的醫師變成一無是處
就像只會開傳統切大腸手術的醫師沒有在這幾年跟上內視鏡手術的列車
還沈迷於雜誌上的討論
" 啊, 內視鏡不適合做癌症手術!!!" 的假想時
大腸切除手術已經在短短幾年內翻了一翻
完全變了樣???
現在沒辦法用內視鏡乾淨痛快的開下一台大腸癌的手術還真是有些丟臉
現在去看以往討論內視鏡該不該做大腸癌手術不是好笑嗎???
所以處於這種瞬息萬變的時代
心臟外科醫師應該如何自處
是該練習練習美技
努力跟上改革腳步
以期在未來的某一天
提早進到這個嶄新思維的殿堂
還是我們應該守著古老的證據醫學的最後一道防線
繼續在這場戰爭中選擇做困獸之鬥 ?
唉
我似乎應該選擇調整腳步
眼光放遠
也覺得是該大力引進微創手術的時代了
傳統手術適合急症, 基礎功夫練習以及複雜手術
對於單純穩定患者
我們能否能夠提供內科醫師與在內科醫師操作下無知患者的需求
只要幫我們好好的接通一條最重要的血管其餘的交給內科就可以了
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
那真是不甘心
總是有一種擺脫不去屁股很痛的感覺....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用上心房中隔切開法Superior transeptal approach 做二尖瓣手術是對的嗎???
二尖瓣手術是心臟外科醫師的基本功
我記得自己的第一次二尖瓣手術
是前一天晚上翻了兩本書看了廠商擺在人工瓣膜盒子裡面的使用手冊就開下去了
手術時間是八點半進去麻醉
下午兩點多就關好傷口了
病人手術後六天就出院了
最感謝離職學長的信任
讓我第一次站在主刀的位置上
看清楚二尖瓣的前後左右長相
因為天知道
即使我站在老闆的面前作了七八年的助手
我還沒有看過二尖瓣的全貌
也不知道它與主動脈瓣膜之間的相對位置
不知道書上說的危險三角是哪裡
不知道二尖瓣前葉是如何處理才會讓接下來的手術順利好縫
我們從老闆教下來的就是使用所謂的" 上心房中隔切開法" 來做二尖瓣的處理
也就是將心房中隔切開還一路劈開左心房頂一直到左心耳為止
這樣的手術讓主刀者與助手都可以清楚看到二尖瓣的全貌
方便我們手術的縫針進行
我心裡奇怪的是
所有從北榮來的或是我們醫學會遇到的心臟外科前輩
其實並不是採用此法做二尖瓣手術
我花了一些時間查閱資料
發現這樣的方法因為打斷右心房的竇房結動脈
會讓病人術後有短暫的心率不整也讓病人日後的心房有機會發生病態竇性心率, 心跳過慢也就可能增加病人日後使用心臟節律器的機會
尤其我一連發生兩次左心房頂破裂做第二次體外循環
更讓我深深覺得是否這樣的師承手術法有些先天的瑕疵
我google 了許多篇論文發現許多醫師採用的方法則是左心房右側壁或是垂直或平行或九十度角雙心房切開法
嗯
論文一大堆
看得我頭都大了
有空跟主動脈剝離止血大法一樣整理一下
希望可以增長自己的技術
我記得自己的第一次二尖瓣手術
是前一天晚上翻了兩本書看了廠商擺在人工瓣膜盒子裡面的使用手冊就開下去了
手術時間是八點半進去麻醉
下午兩點多就關好傷口了
病人手術後六天就出院了
最感謝離職學長的信任
讓我第一次站在主刀的位置上
看清楚二尖瓣的前後左右長相
因為天知道
即使我站在老闆的面前作了七八年的助手
我還沒有看過二尖瓣的全貌
也不知道它與主動脈瓣膜之間的相對位置
不知道書上說的危險三角是哪裡
不知道二尖瓣前葉是如何處理才會讓接下來的手術順利好縫
我們從老闆教下來的就是使用所謂的" 上心房中隔切開法" 來做二尖瓣的處理
也就是將心房中隔切開還一路劈開左心房頂一直到左心耳為止
這樣的手術讓主刀者與助手都可以清楚看到二尖瓣的全貌
方便我們手術的縫針進行
我心裡奇怪的是
所有從北榮來的或是我們醫學會遇到的心臟外科前輩
其實並不是採用此法做二尖瓣手術
我花了一些時間查閱資料
發現這樣的方法因為打斷右心房的竇房結動脈
會讓病人術後有短暫的心率不整也讓病人日後的心房有機會發生病態竇性心率, 心跳過慢也就可能增加病人日後使用心臟節律器的機會
尤其我一連發生兩次左心房頂破裂做第二次體外循環
更讓我深深覺得是否這樣的師承手術法有些先天的瑕疵
我google 了許多篇論文發現許多醫師採用的方法則是左心房右側壁或是垂直或平行或九十度角雙心房切開法
嗯
論文一大堆
看得我頭都大了
有空跟主動脈剝離止血大法一樣整理一下
希望可以增長自己的技術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細菌性心內膜炎
這是個年紀有點大可是行動力還不錯的老先生
因為腳痛腰酸在外面發現有脊椎發炎與椎間盤膿瘍的情形
骨科醫師利用內視鏡手術做了膿瘍清除及壞死椎間盤的移除
病人手術後卻發生嚴重肺水腫喘不過氣
幾乎就要插管使用呼吸器
細菌的檢查出來了
是出名的鏈球菌感染
稍有知識的感染科醫師馬上建議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果然是嚴重的心內膜炎的病例
病人的主動脈瓣膜變成一個破碎掉的細菌瘤
在主動脈內與左心室間來回震盪
一副馬上就會掉下來跑到腦袋瓜或是塞到身體哪條倒楣的血管的樣子
二尖瓣也好不到哪裡去
重要的前葉破了一個大洞
左心室每次一收縮血液就從這個大洞往左心房逆流
難怪病人的肺壓可以高到60-70mmHg, 在病房喘不過氣來
病人很快轉來我們醫院指定心臟外科處理
我看病人已經沒有發燒超過一個禮拜了
跟家屬商量不要真的等到抗生素打到一個月才動手術
利用週末的空檔
我趕緊跟學弟三個人加班幫忙將他的心臟修理一下
體外循環開始
心臟順利停下來
主動脈切開發現主動脈瓣膜根本已經跟一件破衣裳一樣
不成樣子
每個葉片上滿滿坑坑疤疤細菌蛀掉的小洞
葉片還拖著長長的細菌瘤垂著老遠
我小心不讓任何細菌瘤掉下的仔細切掉這個不可能修補的瓣膜
哈
從主動脈瓣就看到病人的二尖瓣靠近左心室的那一側也是滿滿的細菌小瘤
我選擇打開整個左心房頂
將二尖瓣膜看個仔細
果然麻醉科沒有騙人
二尖瓣前葉葉片上真的被細菌吃掉一個大洞
就跟剛剛從左心室出口看進來的一樣
同一陀細菌
我仔細的切掉所有含有細菌瘤的葉片
然後將勉強可以保存的二尖瓣腱索縫回二尖瓣的後葉環狀帶
希望術後病人的心臟收縮力沒有太大的影響
人工的豬瓣膜很快就裝上二尖瓣與主動脈瓣的位置上去了
雖然心臟還沒有跳回來
我想應該沒有任何滲漏
我將左心房與主動脈縫合回去
這次可記得小心的加強左心房頂的縫線
很怕恐怖事件再次重演
再來是病人的三尖瓣
我們使用沖水器測試了一下
哀
果然閉合不良
我想總不成又換三個瓣膜吧
我先嘗試修補看看
我選擇小兩號的三尖瓣環硬是將擴大的三尖瓣環給縫小一點
我們再次測試了一下
嘻
果然緊得很不再滲漏了
這下我們可以準備把所有心臟的切口縫起來
很幸運病人沒有心律不整
不需使用高頻電燒燒灼術處理心律不整
節省不少時間
心臟跳回來後
嗯
超音波下三個瓣膜都沒有滲漏
血壓80-90mmHg, 肺壓40mmHg,
差強人意
希望使用強心劑以及將兩側的肺積水放掉之後
還可以再好一些
加油了
老先生...
後記:
病人又發生了一次左心房頂破裂事件
因為拉紗布的時候扯到心房邊緣的加強墊片
又將縫線拉裂了
這次我們很快的使用第二次體外循環
一樣用補片將左心房頂縫住了
可是心臟跳回來
已經不像第一次這麼有力
還好在第二線強心劑的作用下
病人不需使用葉克膜就可以離開開刀房
腫脹的心臟在加護病房兩天後
我就將他原先使用塑膠袋遮蓋的傷口縫合起來了
病人目前很不錯
只是有膿痰
又下肺葉有早期肺炎的姿態
決定不立即拔管
等肺部乾淨一點再說
這下病人出院恐怕會破百萬吧
健保局又要大失血了...
再後記98/12/28
病人住院六週打足抗生素總算出院
能在病人躺了六個禮拜後看他顫巍巍的走進診間還是很感動
沒有喘不過氣也不需使用氧氣
這類急性心臟病發作一向都是預後良好
只要手術沒出問題
病人的急性心臟衰竭總是可以完全緩解
他只剩下不穩定的腰椎問題需要解決
希望骨科解決後可以走得更好...
因為腳痛腰酸在外面發現有脊椎發炎與椎間盤膿瘍的情形
骨科醫師利用內視鏡手術做了膿瘍清除及壞死椎間盤的移除
病人手術後卻發生嚴重肺水腫喘不過氣
幾乎就要插管使用呼吸器
細菌的檢查出來了
是出名的鏈球菌感染
稍有知識的感染科醫師馬上建議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果然是嚴重的心內膜炎的病例
病人的主動脈瓣膜變成一個破碎掉的細菌瘤
在主動脈內與左心室間來回震盪
一副馬上就會掉下來跑到腦袋瓜或是塞到身體哪條倒楣的血管的樣子
二尖瓣也好不到哪裡去
重要的前葉破了一個大洞
左心室每次一收縮血液就從這個大洞往左心房逆流
難怪病人的肺壓可以高到60-70mmHg, 在病房喘不過氣來
病人很快轉來我們醫院指定心臟外科處理
我看病人已經沒有發燒超過一個禮拜了
跟家屬商量不要真的等到抗生素打到一個月才動手術
利用週末的空檔
我趕緊跟學弟三個人加班幫忙將他的心臟修理一下
體外循環開始
心臟順利停下來
主動脈切開發現主動脈瓣膜根本已經跟一件破衣裳一樣
不成樣子
每個葉片上滿滿坑坑疤疤細菌蛀掉的小洞
葉片還拖著長長的細菌瘤垂著老遠
我小心不讓任何細菌瘤掉下的仔細切掉這個不可能修補的瓣膜
哈
從主動脈瓣就看到病人的二尖瓣靠近左心室的那一側也是滿滿的細菌小瘤
我選擇打開整個左心房頂
將二尖瓣膜看個仔細
果然麻醉科沒有騙人
二尖瓣前葉葉片上真的被細菌吃掉一個大洞
就跟剛剛從左心室出口看進來的一樣
同一陀細菌
我仔細的切掉所有含有細菌瘤的葉片
然後將勉強可以保存的二尖瓣腱索縫回二尖瓣的後葉環狀帶
希望術後病人的心臟收縮力沒有太大的影響
人工的豬瓣膜很快就裝上二尖瓣與主動脈瓣的位置上去了
雖然心臟還沒有跳回來
我想應該沒有任何滲漏
我將左心房與主動脈縫合回去
這次可記得小心的加強左心房頂的縫線
很怕恐怖事件再次重演
再來是病人的三尖瓣
我們使用沖水器測試了一下
哀
果然閉合不良
我想總不成又換三個瓣膜吧
我先嘗試修補看看
我選擇小兩號的三尖瓣環硬是將擴大的三尖瓣環給縫小一點
我們再次測試了一下
嘻
果然緊得很不再滲漏了
這下我們可以準備把所有心臟的切口縫起來
很幸運病人沒有心律不整
不需使用高頻電燒燒灼術處理心律不整
節省不少時間
心臟跳回來後
嗯
超音波下三個瓣膜都沒有滲漏
血壓80-90mmHg, 肺壓40mmHg,
差強人意
希望使用強心劑以及將兩側的肺積水放掉之後
還可以再好一些
加油了
老先生...
後記:
病人又發生了一次左心房頂破裂事件
因為拉紗布的時候扯到心房邊緣的加強墊片
又將縫線拉裂了
這次我們很快的使用第二次體外循環
一樣用補片將左心房頂縫住了
可是心臟跳回來
已經不像第一次這麼有力
還好在第二線強心劑的作用下
病人不需使用葉克膜就可以離開開刀房
腫脹的心臟在加護病房兩天後
我就將他原先使用塑膠袋遮蓋的傷口縫合起來了
病人目前很不錯
只是有膿痰
又下肺葉有早期肺炎的姿態
決定不立即拔管
等肺部乾淨一點再說
這下病人出院恐怕會破百萬吧
健保局又要大失血了...
再後記98/12/28
病人住院六週打足抗生素總算出院
能在病人躺了六個禮拜後看他顫巍巍的走進診間還是很感動
沒有喘不過氣也不需使用氧氣
這類急性心臟病發作一向都是預後良好
只要手術沒出問題
病人的急性心臟衰竭總是可以完全緩解
他只剩下不穩定的腰椎問題需要解決
希望骨科解決後可以走得更好...
超時心臟手術....
如果心臟外科醫師比賽一台刀誰開得最久
我應該會排在前三名吧
我有一台刀做了兩個瓣膜的置換手術就在已經快要可以關掉體外循環機準備收攤的時候
放在升主動脈上排氣的管子旁邊猛烈的出血
我才嚷嚷著要趕快拔掉縫起來回過頭一看
整個升主動脈已經變成主動脈剝離了
幾乎就在一分鐘之內
一台原本要結束的刀
瞬間變成不知道如何開始
原本縫好的豬主動脈瓣膜要拆下來
然後換上一個短短的一體成型的豬主動脈根部人工瓣膜重新縫合一次主動脈瓣膜
再將兩個冠狀動脈剪下來縫上這條人工血管
然後再接一小段人工血管在這條豬的主動脈上
由於手術後的不停出血
我們整整用了27個小時才完成手術
所以當我聽到學弟
因為做主動脈弓的全置換手術花了24小時
哼
還沒打破我的紀錄呢
有甚麼丟臉的呢
其實說來好笑
一台刀的成功與否與開刀時間多久根本沒關係
開完刀出血過多
在加護病房放著提心吊膽
還不如在開刀房中仔細止血
不讓病人留下任何可能的危險再出去加護病房觀察
我開刀27小時的病人也順利出院了呀
只要做好心臟保護
做好止血的工作
即使心臟腫脹收縮力大受影響
都可以在強心劑葉克膜甚至為了避免壓迫腫脹的心臟晚幾天再將胸骨縫合起來
都是必要的措施
開刀時間久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是開刀的醫師有沒有做好可以做好的事情
不是放著出血以為上帝會特別眷顧慢慢止血
這是絕對不可以出現的念頭
我應該會排在前三名吧
我有一台刀做了兩個瓣膜的置換手術就在已經快要可以關掉體外循環機準備收攤的時候
放在升主動脈上排氣的管子旁邊猛烈的出血
我才嚷嚷著要趕快拔掉縫起來回過頭一看
整個升主動脈已經變成主動脈剝離了
幾乎就在一分鐘之內
一台原本要結束的刀
瞬間變成不知道如何開始
原本縫好的豬主動脈瓣膜要拆下來
然後換上一個短短的一體成型的豬主動脈根部人工瓣膜重新縫合一次主動脈瓣膜
再將兩個冠狀動脈剪下來縫上這條人工血管
然後再接一小段人工血管在這條豬的主動脈上
由於手術後的不停出血
我們整整用了27個小時才完成手術
所以當我聽到學弟
因為做主動脈弓的全置換手術花了24小時
哼
還沒打破我的紀錄呢
有甚麼丟臉的呢
其實說來好笑
一台刀的成功與否與開刀時間多久根本沒關係
開完刀出血過多
在加護病房放著提心吊膽
還不如在開刀房中仔細止血
不讓病人留下任何可能的危險再出去加護病房觀察
我開刀27小時的病人也順利出院了呀
只要做好心臟保護
做好止血的工作
即使心臟腫脹收縮力大受影響
都可以在強心劑葉克膜甚至為了避免壓迫腫脹的心臟晚幾天再將胸骨縫合起來
都是必要的措施
開刀時間久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是開刀的醫師有沒有做好可以做好的事情
不是放著出血以為上帝會特別眷顧慢慢止血
這是絕對不可以出現的念頭
您們要多少成功率???
這個病人因為洗腎的時候心臟不舒服
來醫院檢查
明顯的在心電圖上
看到嚴重的陳舊型心肌梗塞與嚴重多血管的心肌缺氧
馬上看了門診就被抓去做心導管了
心導管檢查出來是個嚴重冠狀動脈阻塞的情況
病人的左前降動脈不見了
只剩下淡淡的一條影子在原本血管的中間末端
病人的右冠狀動脈也不見了
勉強可以從左側冠狀動脈的攝影
看到細細的一條可能是後降支的血管
唯一剩下的一條迴旋支動脈
塞了九成
內科的學弟
沒有多做掙扎
馬上找我們去跟家屬談心臟手術的事情
由於病人沒有瓣膜問題沒有心臟收縮力不良的問題
只有洗腎高血壓及糖尿病
在家屬問及我有幾分的保握的時候
我說應該有九成以上吧
兒子與女兒有些吃驚
覺得十個進去開刀可能有一個不能出院
實在是有些風險
沒錯
開心臟手術的確必須冒著中風致命性心律不整心肌無力以及出血感染肺炎等等風險
我把可能的狀況都說了
沒做任何的遊說
就離開病房了
在內外科聯合討論會的時候
內科醫師的NSP很興奮的跟我說" 病人決定要開刀了..."
" OK! 只要主任沒排刀的時間; 我都可以幫忙迅速把他開掉"我沒有一點興奮的回答
沒想到病人在病房躺了一天
另外有一批家屬來了
堅決決定不開刀
理由是 原先的計劃是住院檢查有問題作支架怎麼搞到後來變成要開刀????
看著病人家屬非常氣憤的臉色
我知道我不能有任何的脾氣
耐著性子跟他們說明病人的血管狀況
因為他的臨床表現可以猜測病人的兩條血管屬於慢性阻塞
的確想要成功的用內科的方法將兩條血管打通
那是要有一點運氣也有比正常通血管大一些的風險
比較實際的方法是可以找勇敢一點的有經驗一點的內科醫師試著打通前降支
若成功了
那麼就恭喜啦
搞不好這樣的血管也可以稱個好幾個月好幾年
如果還是搞不成功
病人又有症狀
那麼就還是建議開刀比較妥當囉
唉
說完這一大堆話我的嘴巴都說乾了
病人家屬眼前看起來還是一團迷霧一般
算了
搞不好病人都沒處理也可以沒事幾個月幾年的呀
我安慰自己...
後記: 病人後來開刀了
怎麼決定的我也不知道
手術過程順利
只是我還記得他薄如靜脈的冠狀動脈讓我在接血管的時候兢兢業業很怕一個不小心拉扯扯爛血管
手術中接的血管血流量不需要使用IABP就高達130ml/min
相信是個順暢有利不容易阻塞的血管通路
病人如同手術前預測的一樣
嗓門大肺活量好
很快的就在病房走來走去
相信一個禮拜內會出院
也希望這樣的成功手術經驗
可以讓其他患者更有接受醫師建議勇於接受乾淨俐落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勇氣
來醫院檢查
明顯的在心電圖上
看到嚴重的陳舊型心肌梗塞與嚴重多血管的心肌缺氧
馬上看了門診就被抓去做心導管了
心導管檢查出來是個嚴重冠狀動脈阻塞的情況
病人的左前降動脈不見了
只剩下淡淡的一條影子在原本血管的中間末端
病人的右冠狀動脈也不見了
勉強可以從左側冠狀動脈的攝影
看到細細的一條可能是後降支的血管
唯一剩下的一條迴旋支動脈
塞了九成
內科的學弟
沒有多做掙扎
馬上找我們去跟家屬談心臟手術的事情
由於病人沒有瓣膜問題沒有心臟收縮力不良的問題
只有洗腎高血壓及糖尿病
在家屬問及我有幾分的保握的時候
我說應該有九成以上吧
兒子與女兒有些吃驚
覺得十個進去開刀可能有一個不能出院
實在是有些風險
沒錯
開心臟手術的確必須冒著中風致命性心律不整心肌無力以及出血感染肺炎等等風險
我把可能的狀況都說了
沒做任何的遊說
就離開病房了
在內外科聯合討論會的時候
內科醫師的NSP很興奮的跟我說" 病人決定要開刀了..."
" OK! 只要主任沒排刀的時間; 我都可以幫忙迅速把他開掉"我沒有一點興奮的回答
沒想到病人在病房躺了一天
另外有一批家屬來了
堅決決定不開刀
理由是 原先的計劃是住院檢查有問題作支架怎麼搞到後來變成要開刀????
看著病人家屬非常氣憤的臉色
我知道我不能有任何的脾氣
耐著性子跟他們說明病人的血管狀況
因為他的臨床表現可以猜測病人的兩條血管屬於慢性阻塞
的確想要成功的用內科的方法將兩條血管打通
那是要有一點運氣也有比正常通血管大一些的風險
比較實際的方法是可以找勇敢一點的有經驗一點的內科醫師試著打通前降支
若成功了
那麼就恭喜啦
搞不好這樣的血管也可以稱個好幾個月好幾年
如果還是搞不成功
病人又有症狀
那麼就還是建議開刀比較妥當囉
唉
說完這一大堆話我的嘴巴都說乾了
病人家屬眼前看起來還是一團迷霧一般
算了
搞不好病人都沒處理也可以沒事幾個月幾年的呀
我安慰自己...
後記: 病人後來開刀了
怎麼決定的我也不知道
手術過程順利
只是我還記得他薄如靜脈的冠狀動脈讓我在接血管的時候兢兢業業很怕一個不小心拉扯扯爛血管
手術中接的血管血流量不需要使用IABP就高達130ml/min
相信是個順暢有利不容易阻塞的血管通路
病人如同手術前預測的一樣
嗓門大肺活量好
很快的就在病房走來走去
相信一個禮拜內會出院
也希望這樣的成功手術經驗
可以讓其他患者更有接受醫師建議勇於接受乾淨俐落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勇氣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hybrid 手術: 連冠狀動脈狹窄都可以混成手術一下
今天早上是評鑑日
我拼著豐原分院排了兩台刀
還是一大早跑到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希望要是評鑑委員跑來看我們晨會的實際狀況
還可以點名點到有心臟外科的主治醫師到場
心臟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一直都會討論內科轉來外科開刀
而內科醫師想要知道開刀成果與實際發現的病例
所以我們討論過主動脈剝離以為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
討論過急性心肌炎做葉克膜急救成功的病人
討論過急性心肌梗塞休克使用葉克膜加上內科心導管支架植入的病人
討論過先天心臟病放到50-60歲嚴重心肺衰竭的病人
討論過等待心臟移植的病人等等
當然內外科對於病人的處置實在常常發生衝突
比方說應該開刀的
卻鼓吹病人去做血管整型術
結果血管弄破了或是心臟罷工了
才找外科搶救
這每每讓外科醫師氣得跳腳
更有甚者
偷偷暗示病人轉院
以為本院的外科醫師沒辦法妥善處理病人的嚴重問題或是不想讓外科醫師知道內科治療後的併發症
每次發現這類患者
總是讓外科醫師憤恨不平
屢屢提議在內外科聯合討論會做這類爭議患者的討論
可是
可是
總是開不成
所以說真的
如果大家不面對自己
不面對guideline
開再多的會都是枉然
有鑑於連續開了好幾個內科對三條血管都有問題的病人通過一兩條血管或兩三次血管
然後又迅速轉到外科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這讓我們外科醫師很猶豫
到底塞了三成四成五成六成的血管要不要處理
已經處理過的血管會不會又迅速塞住影響手術後的無症狀存活期
也影響外科的小小聲譽
更麻煩的是
若是我們接了這個塞了一半的血管結果血管因為阻塞點兩邊的壓力差不足
造成新接的血管塞住了
剛好讓人家笑外科醫師的手術技術
那就冤了
所以我挑了最近一個病例
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做了緊急心導管也在懷疑這次發病的阻塞血管上放了一個非塗藥的健保支架
理由是bridge to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三天後外科接手這個病例發覺傻眼
因為原先內科處理過的血管還有五成的狹窄
我提出這個病例
希望大家面對這個處理的不甚理想的血管到底是外科go ahead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當作處理不當硬是作這條阻塞五成的血管的冠狀動脈繞道
還是留著不要處理讓內科醫師接著追蹤治療直到有一天塞到七成以上才由內科醫師再一次做支架
結果, 還沒開會, 內科醫師已經沙盤演練
以為外科要挾怨報復
以這個病例算以前的總帳
認為外科覺得內科亂搞
所以開會一開始我就被客氣的請到大教授的旁邊罰站
大教授幫我上了一課
解釋這樣的處理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必要的...
然後在最後丟下一句
" 醫學是一種藝術不是單純科學"
唉; 拿出我最愛的作家之一林語堂的名言
我只能無言...
不管如何我還是把我想講的話說完
希望有些外科醫師有困難決定何時開刀以及如何開刀的時候
可以先把病例拿到聯合討論會上大家參酌參酌
也各自回去想想
是否guideline 還是要尊重一下
還是有什麼新的主意大家可以研究研究....
誠實面對自己的信仰以及醫學觀不是很好嗎???
後記:
親愛的老婆在我分享這篇文章後
告訴我一個重點
她說以後我要知道醫院的leader應該是chess player 不可當個money worker
跟別科相處要可以互相制衡
彼此知道界線
大家理論上都做積極對病人有利的事情
沒甚麼好生氣的
有空生氣還不如比比學術地位與價值吧
嗯
真是至理!!
我拼著豐原分院排了兩台刀
還是一大早跑到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希望要是評鑑委員跑來看我們晨會的實際狀況
還可以點名點到有心臟外科的主治醫師到場
心臟內外科聯合討論會
一直都會討論內科轉來外科開刀
而內科醫師想要知道開刀成果與實際發現的病例
所以我們討論過主動脈剝離以為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
討論過急性心肌炎做葉克膜急救成功的病人
討論過急性心肌梗塞休克使用葉克膜加上內科心導管支架植入的病人
討論過先天心臟病放到50-60歲嚴重心肺衰竭的病人
討論過等待心臟移植的病人等等
當然內外科對於病人的處置實在常常發生衝突
比方說應該開刀的
卻鼓吹病人去做血管整型術
結果血管弄破了或是心臟罷工了
才找外科搶救
這每每讓外科醫師氣得跳腳
更有甚者
偷偷暗示病人轉院
以為本院的外科醫師沒辦法妥善處理病人的嚴重問題或是不想讓外科醫師知道內科治療後的併發症
每次發現這類患者
總是讓外科醫師憤恨不平
屢屢提議在內外科聯合討論會做這類爭議患者的討論
可是
可是
總是開不成
所以說真的
如果大家不面對自己
不面對guideline
開再多的會都是枉然
有鑑於連續開了好幾個內科對三條血管都有問題的病人通過一兩條血管或兩三次血管
然後又迅速轉到外科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這讓我們外科醫師很猶豫
到底塞了三成四成五成六成的血管要不要處理
已經處理過的血管會不會又迅速塞住影響手術後的無症狀存活期
也影響外科的小小聲譽
更麻煩的是
若是我們接了這個塞了一半的血管結果血管因為阻塞點兩邊的壓力差不足
造成新接的血管塞住了
剛好讓人家笑外科醫師的手術技術
那就冤了
所以我挑了最近一個病例
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做了緊急心導管也在懷疑這次發病的阻塞血管上放了一個非塗藥的健保支架
理由是bridge to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三天後外科接手這個病例發覺傻眼
因為原先內科處理過的血管還有五成的狹窄
我提出這個病例
希望大家面對這個處理的不甚理想的血管到底是外科go ahead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當作處理不當硬是作這條阻塞五成的血管的冠狀動脈繞道
還是留著不要處理讓內科醫師接著追蹤治療直到有一天塞到七成以上才由內科醫師再一次做支架
結果, 還沒開會, 內科醫師已經沙盤演練
以為外科要挾怨報復
以這個病例算以前的總帳
認為外科覺得內科亂搞
所以開會一開始我就被客氣的請到大教授的旁邊罰站
大教授幫我上了一課
解釋這樣的處理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必要的...
然後在最後丟下一句
" 醫學是一種藝術不是單純科學"
唉; 拿出我最愛的作家之一林語堂的名言
我只能無言...
不管如何我還是把我想講的話說完
希望有些外科醫師有困難決定何時開刀以及如何開刀的時候
可以先把病例拿到聯合討論會上大家參酌參酌
也各自回去想想
是否guideline 還是要尊重一下
還是有什麼新的主意大家可以研究研究....
誠實面對自己的信仰以及醫學觀不是很好嗎???
後記:
親愛的老婆在我分享這篇文章後
告訴我一個重點
她說以後我要知道醫院的leader應該是chess player 不可當個money worker
跟別科相處要可以互相制衡
彼此知道界線
大家理論上都做積極對病人有利的事情
沒甚麼好生氣的
有空生氣還不如比比學術地位與價值吧
嗯
真是至理!!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再來一個三個瓣膜置換手術...
這個阿婆好玩了
一年來住院不下五次
每一次內科醫師都叫他開刀做心臟瓣膜的置換手術
他已經因為風濕性心臟病困擾了許多年了
內科醫師幫忙做了一次氣球擴張
撐了十多年
現在左心房內有著血塊
再加上二尖瓣與主動脈瓣膜同時嚴重狹窄
所以即使家屬與病人哀求在三
內科醫師還是每一次住院都希望他做心臟手術
這次不得了了
病人無法躺平睡覺
我去看他的時候
枕頭墊在頭後面半天高
雙腳水腫
肝臟敲診已經快與肚臍同高
唉
又是個嚴重二尖瓣瓣膜狹窄加上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慢性肺動脈高壓以及右心室衰竭的個案
我真懷疑這種病人還會出現在醫療這麼方便的台灣
病人每次拒絕開刀
內科醫師每次會診外科作手術諮詢
他每次都毫不客氣的拒絕
這次
全家都鐵了心
拼著" 必死的決心" 總算答應手術
我在開完刀後的星期六下午
跟病人兒子坐下來談了一下
原來家屬與病人真的都抱定心臟手術一定會死
所以拖到現在真的沒辦法過日子了才接受內科建議做外科手術
唉
我看著病人所有的病歷
內科醫師幫他做過心房顫動電燒灼與右側冠狀動脈的支架
換來了一個永久式的心律調節器
真是令人爆笑
真些東西的處理都比不上較病人直接開刀換瓣膜還來得實際
到底是內科醫師的頭殼壞掉還是太過有信心
以為多少幫病人做一點處置可能對他的心臟有幫助?????
所以可以想像
一年五次的住院
每次除了打針吃藥還有內科醫師有計畫的一次做一點什麼...
這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醫師的專業建議遇到牛脾氣的病人及家屬還可以轉個彎?????
現在我面對的是一個極端疾病末期的病患
盤算著各種開刀可能的風險
一方面告訴自己是不是對病患的情況太過樂觀????
病人手術後真的肺動脈高壓與右心衰竭會有改善嗎???
還是病人到後來還是難逃一劫
死在這次心臟外科過度自信的手術併發症???
有多少奇蹟可以讓這樣的病人手術後" 走" 出醫院????
一大早, 開完已經講過三百遍的心臟外科晨會
感慨實習醫學生的應付態度
也想起自己的小孩也是一樣打混摸魚
不求甚解
懷疑哪一天他們這些學生可以遇到有緣人甘願成就專業知識
早上門診看完大多數的病人我就衝上開刀房準備開刀
病人的心臟有我的頭那麼大
心臟還算有力
肺動脈壓力高達90+mmHg
那時候的血壓也才110mmHg
簡直就可以心肺移植的病例了
我心裡滴咕著
手術迅速的開始
哈
縫上三個瓣膜在我的速度只要一小時出頭
下午兩點多已經縫完所有的切口
準備讓心臟恢復回來
恐怖的是奇怪
鮮紅色的血液還是無情的到處冒出來
原來我的左心房頂有些小漏血
咦, 明明我縫合的時候還特意加強偏偏這個時候還是滲血的很兇
我請總醫師縫了兩下
自己不放心也縫了第二針
不得了了
整個左心房頂因為我們三縫四縫給扯爛了
出現了一個中指頭大小的破洞
可惡
又要再走一次體外循環機
才能放開手指頭修補
等到第二次體外循環
糟糕
左心房頂已經貼近主動脈根部幾乎沒有組織可以供我做正常的修補
開口校的左心房裂口就貼住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竇狀部的地方 ( sinus of Valsalva)
難怪我們縫了兩三針就扯爛了心房頂
因為這裡的縫線張力已經很大了經不起我們三縫四縫東拉西扯
反正我還是要耐著性子請開刀房刷手護士剪一個指頭大小的達克龍血管補片
剛好可以縫上這個破洞
又不會造成太大的組織張力
才有機會停止出血
小心翼翼的縫上補片
連同檢查到三四個小小的出血點
總算出血也慢慢控制下來
唉
我以為今天可以四點左右下班
現在已經八點半了啦...
下次要記住
左心房頂只有一次縫合機會
最好第一次縫合就是用兩層反覆縫合
避免心臟充血用力收縮的時候
還必須拉扯血管補針
讓切口兩端的組織張力將整個縫線扯開
嗚, 再來一次我可受不了了.....
一年來住院不下五次
每一次內科醫師都叫他開刀做心臟瓣膜的置換手術
他已經因為風濕性心臟病困擾了許多年了
內科醫師幫忙做了一次氣球擴張
撐了十多年
現在左心房內有著血塊
再加上二尖瓣與主動脈瓣膜同時嚴重狹窄
所以即使家屬與病人哀求在三
內科醫師還是每一次住院都希望他做心臟手術
這次不得了了
病人無法躺平睡覺
我去看他的時候
枕頭墊在頭後面半天高
雙腳水腫
肝臟敲診已經快與肚臍同高
唉
又是個嚴重二尖瓣瓣膜狹窄加上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慢性肺動脈高壓以及右心室衰竭的個案
我真懷疑這種病人還會出現在醫療這麼方便的台灣
病人每次拒絕開刀
內科醫師每次會診外科作手術諮詢
他每次都毫不客氣的拒絕
這次
全家都鐵了心
拼著" 必死的決心" 總算答應手術
我在開完刀後的星期六下午
跟病人兒子坐下來談了一下
原來家屬與病人真的都抱定心臟手術一定會死
所以拖到現在真的沒辦法過日子了才接受內科建議做外科手術
唉
我看著病人所有的病歷
內科醫師幫他做過心房顫動電燒灼與右側冠狀動脈的支架
換來了一個永久式的心律調節器
真是令人爆笑
真些東西的處理都比不上較病人直接開刀換瓣膜還來得實際
到底是內科醫師的頭殼壞掉還是太過有信心
以為多少幫病人做一點處置可能對他的心臟有幫助?????
所以可以想像
一年五次的住院
每次除了打針吃藥還有內科醫師有計畫的一次做一點什麼...
這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醫師的專業建議遇到牛脾氣的病人及家屬還可以轉個彎?????
現在我面對的是一個極端疾病末期的病患
盤算著各種開刀可能的風險
一方面告訴自己是不是對病患的情況太過樂觀????
病人手術後真的肺動脈高壓與右心衰竭會有改善嗎???
還是病人到後來還是難逃一劫
死在這次心臟外科過度自信的手術併發症???
有多少奇蹟可以讓這樣的病人手術後" 走" 出醫院????
一大早, 開完已經講過三百遍的心臟外科晨會
感慨實習醫學生的應付態度
也想起自己的小孩也是一樣打混摸魚
不求甚解
懷疑哪一天他們這些學生可以遇到有緣人甘願成就專業知識
早上門診看完大多數的病人我就衝上開刀房準備開刀
病人的心臟有我的頭那麼大
心臟還算有力
肺動脈壓力高達90+mmHg
那時候的血壓也才110mmHg
簡直就可以心肺移植的病例了
我心裡滴咕著
手術迅速的開始
哈
縫上三個瓣膜在我的速度只要一小時出頭
下午兩點多已經縫完所有的切口
準備讓心臟恢復回來
恐怖的是奇怪
鮮紅色的血液還是無情的到處冒出來
原來我的左心房頂有些小漏血
咦, 明明我縫合的時候還特意加強偏偏這個時候還是滲血的很兇
我請總醫師縫了兩下
自己不放心也縫了第二針
不得了了
整個左心房頂因為我們三縫四縫給扯爛了
出現了一個中指頭大小的破洞
可惡
又要再走一次體外循環機
才能放開手指頭修補
等到第二次體外循環
糟糕
左心房頂已經貼近主動脈根部幾乎沒有組織可以供我做正常的修補
開口校的左心房裂口就貼住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竇狀部的地方 ( sinus of Valsalva)
難怪我們縫了兩三針就扯爛了心房頂
因為這裡的縫線張力已經很大了經不起我們三縫四縫東拉西扯
反正我還是要耐著性子請開刀房刷手護士剪一個指頭大小的達克龍血管補片
剛好可以縫上這個破洞
又不會造成太大的組織張力
才有機會停止出血
小心翼翼的縫上補片
連同檢查到三四個小小的出血點
總算出血也慢慢控制下來
唉
我以為今天可以四點左右下班
現在已經八點半了啦...
下次要記住
左心房頂只有一次縫合機會
最好第一次縫合就是用兩層反覆縫合
避免心臟充血用力收縮的時候
還必須拉扯血管補針
讓切口兩端的組織張力將整個縫線扯開
嗚, 再來一次我可受不了了.....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急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一連兩次值班都遇到急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嗯, 其實在中國醫藥大學講究打通別人無法打通的血管做guideline 不敢碰觸的病例
真的不常碰到
偏偏我這麼幸運,
一個是左冠狀動脈主枝90%的不穩定心絞痛病人
一個是從x傳醫院轉來兩條血管全塞 一條血管塞了90%的嚴重休克病人...
前一個在我們資深總醫師幫忙下, 病人讓人驚奇的在手術六天後出院
另一個看著食道超音波上要跳不跳的心臟再加上頗為嚴重的二尖瓣逆流
唉,
我已經最好幫病人放好左右心房分流的葉克膜的心理準備了....
我們利用每一個讓心肌不要缺氧太久的方法, 降溫, 儘早從接好的血管灌注含氧血的心臟麻痺液, 減少主動脈夾的時間
可是手術完跳回來的心臟還是令人擔心,
保守估計心臟的收縮力只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不到吧...
二尖瓣果然還是逆流得非常厲害
我一方面心裡思索著怎麼成功下台
一方面開始使用大量二線的強心劑
還好在我們檢查完所有出血點之後
心臟已經可以負起打出足夠血壓的收縮力道
再加上內科在急診置放的主動脈氣球幫浦
嘻
原先很厲害的二尖瓣逆流已經自動恢復正常了
證明病人這次的二尖瓣逆流突然變厲害根本就與這次的急性心肌梗塞有很大的關係
瓣膜構造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只要改善心臟收縮力
問題就不藥而癒了...
病人就這樣奇蹟似的不用裝上葉克膜就順利離開開刀房了
不管血壓與每分鐘心臟博出量都正常的不得了
到底是要稱讚我們用藥用的神準呢還是要讚美我們資深總醫師接血管接得妙呢????
嗯, 其實在中國醫藥大學講究打通別人無法打通的血管做guideline 不敢碰觸的病例
真的不常碰到
偏偏我這麼幸運,
一個是左冠狀動脈主枝90%的不穩定心絞痛病人
一個是從x傳醫院轉來兩條血管全塞 一條血管塞了90%的嚴重休克病人...
前一個在我們資深總醫師幫忙下, 病人讓人驚奇的在手術六天後出院
另一個看著食道超音波上要跳不跳的心臟再加上頗為嚴重的二尖瓣逆流
唉,
我已經最好幫病人放好左右心房分流的葉克膜的心理準備了....
我們利用每一個讓心肌不要缺氧太久的方法, 降溫, 儘早從接好的血管灌注含氧血的心臟麻痺液, 減少主動脈夾的時間
可是手術完跳回來的心臟還是令人擔心,
保守估計心臟的收縮力只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不到吧...
二尖瓣果然還是逆流得非常厲害
我一方面心裡思索著怎麼成功下台
一方面開始使用大量二線的強心劑
還好在我們檢查完所有出血點之後
心臟已經可以負起打出足夠血壓的收縮力道
再加上內科在急診置放的主動脈氣球幫浦
嘻
原先很厲害的二尖瓣逆流已經自動恢復正常了
證明病人這次的二尖瓣逆流突然變厲害根本就與這次的急性心肌梗塞有很大的關係
瓣膜構造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只要改善心臟收縮力
問題就不藥而癒了...
病人就這樣奇蹟似的不用裝上葉克膜就順利離開開刀房了
不管血壓與每分鐘心臟博出量都正常的不得了
到底是要稱讚我們用藥用的神準呢還是要讚美我們資深總醫師接血管接得妙呢????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為胸痛中心喝采...
心臟內科醫師為了這個趕上世界水準得胸痛中心付出了不少代價
每個主治醫師七老八老了還在急診室睡覺令人不捨
今天凌晨的病例卻令人振奮
這是個大我一歲的男生
平時抽煙太爽
今天被太太發現躺在床上呻吟抱怨胸痛出了一身冷汗
在送來急診室的救護車上就失去血壓心跳了
心臟內科值班主治醫師當然馬上就到了
指揮一堆小囉囉做好CPR
病人的心臟竟然很快就跳回來了
有了心跳血壓
迅速的做了FAST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心包膜填塞以及主動脈剝離
我們就把他當作急性心肌梗塞休克處理了
當班的主治醫師馬上想到可以使用葉克膜立即讓病人脫離休克
可是聯絡我的時候
唉
真希望我們有年輕醫師可以自己完成這種簡單的ECMO置放
我聯絡了體外循環師馬上來醫院
聽到電話那頭的嘆氣聲我也是瞇著長滿眼屎的眼睛騎上我的老摩托車希望可以在規定的15分鐘內衝到急診室
嗯, 不錯
我看了一下call 機
離接到電話只有9分
遠超過台中榮總時候的標準值...
凌晨的急診室一片安靜
大家經過一夜的折騰彷彿都回床上休息了
連喝醉酒留在急救室中留觀的病人都安靜的睡著
病人真的很年輕沒有一根白頭髮
年輕有彈性的皮膚
厚實的肌肉
胸前還擺著剛剛急救時使用的thumper
內科醫師已經消毒好兩邊的腹股溝
打算一邊放主動脈氣球幫浦一邊放葉克膜導管
我在旁邊無聊得開始電腦查房
後來發現全急診室沒有一個人搞得定那一台呆子不會買的那一台主動脈氣球幫浦
因為管子都插好了整台機器不是叫沒有氦氣就是叫接口鬆拖無法作動
動脈壓力管接了也show 不出指數
簡直令人抓狂
我聽著急診leader 的怒吼
趕快過去幫她解決
哼
下次看到賣這台機器的小姐我就跟她要名片叫她三更半夜來調整機器
他媽的...爛貨
機器開始作動了
卻打出難看的波形
不管了
反正我們趕緊放好葉克膜讓病人可以做心導管檢查搞不好還要開心臟呢
送病人去地下樓的導管室真是工程浩大
一群人服侍著兩台大機器
小心翼翼的將病人送到心導管室
唉
真是羨慕內科的人力
一個小小心導管室竟然有超過三個技術人員四個醫師
我哩咧...
學弟迅速做了診斷導管發現病人的前降枝全部阻塞了
就像我送病人下來時跟大家祈禱的一樣
用了一個氣球
一個支架
病人的血管就恢復供血了
那個岌岌可危的大片心肌這下子總算脫離危機了..
學弟開玩笑的說
嗯
這真是一個上電視的好病例
透過胸痛中心的成立
這是救得最爽快的一次....
鈴鈴鈴...
我的電話響起
在他們還在討論要請醫院準備什麼口味的蛋糕的時候
我才注意到我排的第一台刀已經麻醉好等我開始了...
唉...
病人是救了一命了
醫師我看是快去掉半條命了.......
真累@@@@@@
每個主治醫師七老八老了還在急診室睡覺令人不捨
今天凌晨的病例卻令人振奮
這是個大我一歲的男生
平時抽煙太爽
今天被太太發現躺在床上呻吟抱怨胸痛出了一身冷汗
在送來急診室的救護車上就失去血壓心跳了
心臟內科值班主治醫師當然馬上就到了
指揮一堆小囉囉做好CPR
病人的心臟竟然很快就跳回來了
有了心跳血壓
迅速的做了FAST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心包膜填塞以及主動脈剝離
我們就把他當作急性心肌梗塞休克處理了
當班的主治醫師馬上想到可以使用葉克膜立即讓病人脫離休克
可是聯絡我的時候
唉
真希望我們有年輕醫師可以自己完成這種簡單的ECMO置放
我聯絡了體外循環師馬上來醫院
聽到電話那頭的嘆氣聲我也是瞇著長滿眼屎的眼睛騎上我的老摩托車希望可以在規定的15分鐘內衝到急診室
嗯, 不錯
我看了一下call 機
離接到電話只有9分
遠超過台中榮總時候的標準值...
凌晨的急診室一片安靜
大家經過一夜的折騰彷彿都回床上休息了
連喝醉酒留在急救室中留觀的病人都安靜的睡著
病人真的很年輕沒有一根白頭髮
年輕有彈性的皮膚
厚實的肌肉
胸前還擺著剛剛急救時使用的thumper
內科醫師已經消毒好兩邊的腹股溝
打算一邊放主動脈氣球幫浦一邊放葉克膜導管
我在旁邊無聊得開始電腦查房
後來發現全急診室沒有一個人搞得定那一台呆子不會買的那一台主動脈氣球幫浦
因為管子都插好了整台機器不是叫沒有氦氣就是叫接口鬆拖無法作動
動脈壓力管接了也show 不出指數
簡直令人抓狂
我聽著急診leader 的怒吼
趕快過去幫她解決
哼
下次看到賣這台機器的小姐我就跟她要名片叫她三更半夜來調整機器
他媽的...爛貨
機器開始作動了
卻打出難看的波形
不管了
反正我們趕緊放好葉克膜讓病人可以做心導管檢查搞不好還要開心臟呢
送病人去地下樓的導管室真是工程浩大
一群人服侍著兩台大機器
小心翼翼的將病人送到心導管室
唉
真是羨慕內科的人力
一個小小心導管室竟然有超過三個技術人員四個醫師
我哩咧...
學弟迅速做了診斷導管發現病人的前降枝全部阻塞了
就像我送病人下來時跟大家祈禱的一樣
用了一個氣球
一個支架
病人的血管就恢復供血了
那個岌岌可危的大片心肌這下子總算脫離危機了..
學弟開玩笑的說
嗯
這真是一個上電視的好病例
透過胸痛中心的成立
這是救得最爽快的一次....
鈴鈴鈴...
我的電話響起
在他們還在討論要請醫院準備什麼口味的蛋糕的時候
我才注意到我排的第一台刀已經麻醉好等我開始了...
唉...
病人是救了一命了
醫師我看是快去掉半條命了.......
真累@@@@@@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trido 手術造成下腔靜脈大爆炸
別以為心臟外科醫師都非常強不會出錯
那一天興沖沖的幫主任做一個trido mitral valve 病人的再次開心手術
原本一切進行的都還很順利
偏偏在loop 下腔靜脈時造成不知那邊的破洞超級出血
還好馬上進行體外循環
接著進行手術就沒再出血了
手術進行中我還是偷瞄下腔靜脈是否有任何傷口可是卻都沒發現
我想好吧
至少開始拔管時就可以發現哪裡有問題了
果然在下腔靜脈的正後方有個缺洞偏偏怎麼補都沒辦法補到
還好還有一根靜脈管還未拔除
再次將所有靜脈血吸走
然後將下腔靜脈剪開一個洞
再把下腔管塞到下腔靜脈的洞口就可以有效減少溢出的血液
順利的將這個一公分不到的小洞補起來
想一想主任還真是天才
唉
這種臨床反應以及經驗
真不是蓋的....
那一天興沖沖的幫主任做一個trido mitral valve 病人的再次開心手術
原本一切進行的都還很順利
偏偏在loop 下腔靜脈時造成不知那邊的破洞超級出血
還好馬上進行體外循環
接著進行手術就沒再出血了
手術進行中我還是偷瞄下腔靜脈是否有任何傷口可是卻都沒發現
我想好吧
至少開始拔管時就可以發現哪裡有問題了
果然在下腔靜脈的正後方有個缺洞偏偏怎麼補都沒辦法補到
還好還有一根靜脈管還未拔除
再次將所有靜脈血吸走
然後將下腔靜脈剪開一個洞
再把下腔管塞到下腔靜脈的洞口就可以有效減少溢出的血液
順利的將這個一公分不到的小洞補起來
想一想主任還真是天才
唉
這種臨床反應以及經驗
真不是蓋的....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風濕性心臟病合併HOCM的手術治療
這個患者自從兩年前因為昏厥在內科住院檢查出來有風濕性心臟病
就一直在心臟內科拿藥
可是接下來幾乎每半年就因為心臟衰竭及肺炎等狀況就要來醫院住院
這一次因為實在晚上無法躺平睡覺又來急診室住院
內科醫師總算建議他應該來外科開刀了
問題出在這次的內科醫師沒有弄清楚他之前的診斷就貿然請外科醫師前來評估開刀
外科醫師也沒有弄清楚他這幾年的心臟超音波除了原先的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及二尖瓣嚴重逆流之外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叫做HOCM 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病變 壓力差高達174毫米汞柱高
再加上嚴重的肺動脈高壓症, 開刀將會非常複雜
可是內科醫師卻跟病人講手術成功率超過九成
家屬與病人非常的信任所以答應接受手術
埃, 你看又來了
負責手術的外科醫師如何面對這種超乎能力範圍的的窘境?
病人滿懷希望的進去開刀
手術原本認為約6-8小時, 卻因為手術中發現
病人真的有嚴重HOCM以及無法逆轉的嚴重的肺高壓與無法修理的二尖瓣逆流
只好在第一次修補手術失敗後再重新做一次雙瓣膜置換手術以及心室中隔肌肉切除手術
這下子手術的時間變成20小時
整個手術後可以看到許多非常難止血的小出血從主動脈根部的血管補片嚴重滲出
果然病人使用了葉克膜與血液回收設備仍然無法挽救走向多重器官衰竭
家屬當然無法接受
即使醫師已經覺得這樣的手術可以離開開刀房已經是個奇蹟
檢討整個手術前後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竟然是內外科沒有做到詳盡的history taking
以及之前住院病歷的回顧
那麼這樣的病人開刀絕對不會這麼輕易的讓內科醫師解釋開刀的風險只有10%
也不會第一次手術的時候嘗試做二尖瓣瓣模修補而不是馬上換掉
也會認真的考慮是不是要在第一次心臟停止的時候做快又有效的經由主動脈的心室中隔肌肉切除
來解決主動脈瓣膜下的肥厚肌肉造成的嚴重主動脈狹窄
這個病例很難手術
即使最佳狀況手術的死亡率可能都超過20%
可是如果內外科可以更加小心的來做手術前的評估與討論
那麼病人應該可以得到更大的手術成功機會
您說是嗎???
就一直在心臟內科拿藥
可是接下來幾乎每半年就因為心臟衰竭及肺炎等狀況就要來醫院住院
這一次因為實在晚上無法躺平睡覺又來急診室住院
內科醫師總算建議他應該來外科開刀了
問題出在這次的內科醫師沒有弄清楚他之前的診斷就貿然請外科醫師前來評估開刀
外科醫師也沒有弄清楚他這幾年的心臟超音波除了原先的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及二尖瓣嚴重逆流之外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叫做HOCM 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病變 壓力差高達174毫米汞柱高
再加上嚴重的肺動脈高壓症, 開刀將會非常複雜
可是內科醫師卻跟病人講手術成功率超過九成
家屬與病人非常的信任所以答應接受手術
埃, 你看又來了
負責手術的外科醫師如何面對這種超乎能力範圍的的窘境?
病人滿懷希望的進去開刀
手術原本認為約6-8小時, 卻因為手術中發現
病人真的有嚴重HOCM以及無法逆轉的嚴重的肺高壓與無法修理的二尖瓣逆流
只好在第一次修補手術失敗後再重新做一次雙瓣膜置換手術以及心室中隔肌肉切除手術
這下子手術的時間變成20小時
整個手術後可以看到許多非常難止血的小出血從主動脈根部的血管補片嚴重滲出
果然病人使用了葉克膜與血液回收設備仍然無法挽救走向多重器官衰竭
家屬當然無法接受
即使醫師已經覺得這樣的手術可以離開開刀房已經是個奇蹟
檢討整個手術前後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竟然是內外科沒有做到詳盡的history taking
以及之前住院病歷的回顧
那麼這樣的病人開刀絕對不會這麼輕易的讓內科醫師解釋開刀的風險只有10%
也不會第一次手術的時候嘗試做二尖瓣瓣模修補而不是馬上換掉
也會認真的考慮是不是要在第一次心臟停止的時候做快又有效的經由主動脈的心室中隔肌肉切除
來解決主動脈瓣膜下的肥厚肌肉造成的嚴重主動脈狹窄
這個病例很難手術
即使最佳狀況手術的死亡率可能都超過20%
可是如果內外科可以更加小心的來做手術前的評估與討論
那麼病人應該可以得到更大的手術成功機會
您說是嗎???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再次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已經是超過一個世紀的手術
從最早的醫師將胸骨旁邊的內胸動脈拿下來接到人類左心室前壁的冠狀動脈
一直到發明體外循環機之後醫師可以不急不徐的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情況下做連續幾個病灶的完美縫合
後來發明了不停跳手術
我們醫院率先使用了超過五十位病人
也練就了一些縫合血管後止血的必要技巧
最常遇到病人或家屬發問
醫師, 到底開完刀這個接合上去的血管可以用幾年
哈, 平均來說, 若使用內胸動脈做吻合手術的患者十年後暢通率可以超過九成
可是使用大隱靜脈做吻合手術的患者, 十年的暢通率就只有五成
所以我們一直會遇到十多年前開刀的患者因為以前接合的血管再度阻塞
再次因為胸悶胸痛檢查出來必須再次手術的狀況
可是, 一個開過刀的心臟再次打開傷口找到應該接合的血管
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比起冒一點險花一些錢做冠狀動脈支架
似乎還是風險大多了
所以大多數手術後再次血管阻塞的患者
幾乎都選擇支架手術
只有一些重大血管多處血管嚴重阻塞的患者才會由內科醫師轉介再度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好了, 家屬問我請問醫師開刀的危險性有多大
唉, 真難回答, 20% 吧,已經比正常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高了四五倍了
再次手術的困難度高, 由於嚴重沾黏以及必須避開重要還暢通的血管非常困難
一個不小心往往心臟上面就會千瘡百孔流血不止
醫師只能耐著性子將所有的沾黏小心分離
所以那一天我們進行的手術光是分離沾黏還要從嚴重沾黏的胸骨分出十六年前醫師放棄沒有使用的內胸動脈真是大工程
從十點半下刀一直到下午一點多才分離完成
呼, 平常時候應該都快接完所有血管了吧
第二個困難是, 心臟後壁嚴重沾黏心臟非常難抬起來
所以只好將心臟停下來整個心臟都鬆軟了之後
才開始分離心臟下壁後壁的所有沾黏
平白增加了心臟缺血的時間
可是又免不了
第三個困難
肥油包心
心臟上面的冠狀動脈沒有一條可以簡單找出來的
全部靠著心臟上面血管的紋路從一堆心臟表面的肥油中" 挖" 出來
有時候挖了許久發現血管只有1毫米
只能放棄
結果搞了兩個多小時竟然只接了三條血管
唉
值得嗎???我心理嘀咕著
當然要好好的把每一條可以接的血管好好的接合
不容任何閃失
手術時間還是遠超過正常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人
心臟術後有些水腫或許跟我找要接合的冠狀動脈時有些冠狀靜脈只能犧牲掉有關係也一定跟心臟缺氧過久有關
心臟功能在術後幾個小時都還可以
希望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從最早的醫師將胸骨旁邊的內胸動脈拿下來接到人類左心室前壁的冠狀動脈
一直到發明體外循環機之後醫師可以不急不徐的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情況下做連續幾個病灶的完美縫合
後來發明了不停跳手術
我們醫院率先使用了超過五十位病人
也練就了一些縫合血管後止血的必要技巧
最常遇到病人或家屬發問
醫師, 到底開完刀這個接合上去的血管可以用幾年
哈, 平均來說, 若使用內胸動脈做吻合手術的患者十年後暢通率可以超過九成
可是使用大隱靜脈做吻合手術的患者, 十年的暢通率就只有五成
所以我們一直會遇到十多年前開刀的患者因為以前接合的血管再度阻塞
再次因為胸悶胸痛檢查出來必須再次手術的狀況
可是, 一個開過刀的心臟再次打開傷口找到應該接合的血管
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比起冒一點險花一些錢做冠狀動脈支架
似乎還是風險大多了
所以大多數手術後再次血管阻塞的患者
幾乎都選擇支架手術
只有一些重大血管多處血管嚴重阻塞的患者才會由內科醫師轉介再度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好了, 家屬問我請問醫師開刀的危險性有多大
唉, 真難回答, 20% 吧,已經比正常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高了四五倍了
再次手術的困難度高, 由於嚴重沾黏以及必須避開重要還暢通的血管非常困難
一個不小心往往心臟上面就會千瘡百孔流血不止
醫師只能耐著性子將所有的沾黏小心分離
所以那一天我們進行的手術光是分離沾黏還要從嚴重沾黏的胸骨分出十六年前醫師放棄沒有使用的內胸動脈真是大工程
從十點半下刀一直到下午一點多才分離完成
呼, 平常時候應該都快接完所有血管了吧
第二個困難是, 心臟後壁嚴重沾黏心臟非常難抬起來
所以只好將心臟停下來整個心臟都鬆軟了之後
才開始分離心臟下壁後壁的所有沾黏
平白增加了心臟缺血的時間
可是又免不了
第三個困難
肥油包心
心臟上面的冠狀動脈沒有一條可以簡單找出來的
全部靠著心臟上面血管的紋路從一堆心臟表面的肥油中" 挖" 出來
有時候挖了許久發現血管只有1毫米
只能放棄
結果搞了兩個多小時竟然只接了三條血管
唉
值得嗎???我心理嘀咕著
當然要好好的把每一條可以接的血管好好的接合
不容任何閃失
手術時間還是遠超過正常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人
心臟術後有些水腫或許跟我找要接合的冠狀動脈時有些冠狀靜脈只能犧牲掉有關係也一定跟心臟缺氧過久有關
心臟功能在術後幾個小時都還可以
希望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瓣膜醫師
來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已經快要超過十個年頭
從一開始跟台大來的吳醫師一年開約50-60台開心手術到目前一年250台心臟
算一算也看了超過一千台心臟手術了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應該是所有台灣心臟外科醫師的飯碗
一來健保給付比起其他科別的手術算不錯的
另一方面狹心症與心肌梗塞還是市區醫院內科急診最多的危急病例
可是幾年統計下來
我們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卻是一年比一年少
即使我們是全中區做最早也是做最多的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醫院
可是自從有些醫院買了機器人手臂
這幾年也累積了幾百個病例也的確做得不錯
真的讓我們流失了許多病人
可是說實在的
問一問國內外的心臟外科醫師
如果真的心肌梗塞要做手術
真的會選擇機器手臂嗎????
可能答案還是一個大的Question Mark
所以即使我們精算的管理中心專員
希望我們多做一些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賺錢
我們還是無可避免的只剩下一些很嚴重的末期心臟衰竭的瓣膜手術可以做
像我上個禮拜的三個瓣膜手術
嚴重到無法省下任何一個步驟
只能選擇同時換掉三個瓣膜
唉
真是" 無得頂 !"
我記得離職的學長耳提面命的要我們認真學會瓣膜修補手術
因為一個好的瓣膜醫師
應該盡量保存病人原先的瓣膜
而不是求快只想將病人的瓣膜換成豬瓣膜牛瓣膜或是機械瓣膜
理由是換上去的瓣膜多少會損失一些心臟功能也會造成一部份的瓣膜出國狹窄的症狀
偏偏這樣的手術真的是一項藝術
非得幾年的鍛鍊無法成為一個瓣膜修補的大師
所以我知道
我還有至少兩個問題必須解決
一個是小主動脈根部( small aortic root ) 擴大手術以及各種原因的二尖瓣以及主動脈瓣修補
應該好好的下苦心研究
離開醫院到處看看
才能有所突破
否則還是無可避免的會在手術當兒一直選擇容易走可是卻不一定對病人最好的路
從一開始跟台大來的吳醫師一年開約50-60台開心手術到目前一年250台心臟
算一算也看了超過一千台心臟手術了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應該是所有台灣心臟外科醫師的飯碗
一來健保給付比起其他科別的手術算不錯的
另一方面狹心症與心肌梗塞還是市區醫院內科急診最多的危急病例
可是幾年統計下來
我們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卻是一年比一年少
即使我們是全中區做最早也是做最多的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醫院
可是自從有些醫院買了機器人手臂
這幾年也累積了幾百個病例也的確做得不錯
真的讓我們流失了許多病人
可是說實在的
問一問國內外的心臟外科醫師
如果真的心肌梗塞要做手術
真的會選擇機器手臂嗎????
可能答案還是一個大的Question Mark
所以即使我們精算的管理中心專員
希望我們多做一些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賺錢
我們還是無可避免的只剩下一些很嚴重的末期心臟衰竭的瓣膜手術可以做
像我上個禮拜的三個瓣膜手術
嚴重到無法省下任何一個步驟
只能選擇同時換掉三個瓣膜
唉
真是" 無得頂 !"
我記得離職的學長耳提面命的要我們認真學會瓣膜修補手術
因為一個好的瓣膜醫師
應該盡量保存病人原先的瓣膜
而不是求快只想將病人的瓣膜換成豬瓣膜牛瓣膜或是機械瓣膜
理由是換上去的瓣膜多少會損失一些心臟功能也會造成一部份的瓣膜出國狹窄的症狀
偏偏這樣的手術真的是一項藝術
非得幾年的鍛鍊無法成為一個瓣膜修補的大師
所以我知道
我還有至少兩個問題必須解決
一個是小主動脈根部( small aortic root ) 擴大手術以及各種原因的二尖瓣以及主動脈瓣修補
應該好好的下苦心研究
離開醫院到處看看
才能有所突破
否則還是無可避免的會在手術當兒一直選擇容易走可是卻不一定對病人最好的路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危象
學弟出國前做了一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第一天心臟指數看起來都正常小便量也不錯
胸管雖然一個晚上有一千多毫升
可是隔天早上就變成淡淡的血漿顏色
確定病人都還穩定很快地加護病房當值醫師就將呼吸管子拔掉了
不料當天晚上病人就發生胸悶喘不過氣
呼吸有喘鳴聲
X光片有肺積水現象
小便變少
肺壓上升
偏偏病人就是不聽我跟主任的限水的建議還一直吵著要喝水
看著肺壓高達60/30毫米汞柱高, 右心房壓力也高達20-24毫米
病人陷入瞻妄的危險不安的情緒中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
難道真的是因為心臟旁邊有許多血塊壓迫心臟造成心臟功能急速惡化嗎?
可是看著輕輕如水的胸管我實在覺得可能性不大
我嘗試給他一些硝化甘油舌下錠
也加重利尿劑以及第二線強心藥的劑量
病人可以躺平休息一下
呼吸速度與氧氣濃度也變得比較正常
肺壓變成約53/23-25; 右心房壓力約在20左右
不料到了半夜
病人發瘋了似的跑下床以頭撞牆扯掉所有的管路
偏偏由於沒有使用呼吸器無法注射麻醉劑
一直鬧到天亮
找來家屬宣稱要交代遺言還跟女兒們說昨天晚上他的心臟停止
沒有人理他
他一定會死在醫院......
女兒們當然不信
可是還是非常擔心他們父親的狀況
話裡面當然還是有點害怕我們是不是真的放著他的父親 " 心臟停止" 不管....
哈, 如果真的開完心臟心臟突然停止
那可不是這麼簡單就好轉的囉
這個病人是我們在加護病房常見的" 術後瞻妄 delirium "
也不知道是什麼心理機轉導致控制情緒的理性情感失去了控制
蠻常在我們開心手術患者在加護病房待久了以後發生
可是雖然加護病房裡時常有手術後的病人發生這種我們稱為加護病房症候群或是加護病房精神異常的現象, 這個病人的反應實在太激烈了...
經過了非常多人的輪流安撫與一點點鎮定藥物的幫助他總算可以乖乖的躺在床上讓我們將他的雙腳保護約束
他的精神狀態也在吃完早餐後完全寧靜下來了
這下好了
我們開始收拾殘局
包括把隔壁床我前一天開的主動脈剝離患者趕快轉到普通病房
還有望著已經扯到已經快拔出來的重要管路搖頭嘆息, 接下來怎麼辦???
病人一樣小便在強力利尿劑作用下只有每個小時20-30c
現在肺壓不知道了, 右心房壓力也不知道了...
我趕快讓病人合作躺下幫他做了一個中央靜脈注射
量起來的右心房壓力真的高達29
" Something wrong!!!!"
真的是血塊嗎???還是心臟衰竭?????
我聯絡了老闆聯絡了心臟內科原先的主治醫師
希望病人可以先作主動脈氣球幫浦
雖然病人呼吸型態很穩定
可是喘鳴聲還是在, X光片上心臟陰影變大怎麼辦???
還是老闆有guts
當機立斷送病人到開刀房打開傷口看一看
不管家屬憂心忡忡的神情
我們還是很快的送病人到開刀房
胸骨下大概是一塊皮蛋大的血塊壓在右心房旁邊, 胸骨下也有少量的血塊
右心室功能還可以
可是心臟有些腫脹
我們拿掉這些心臟旁邊的血塊後
右心房壓力還是高達24
心輸出量卻還是只有1.8, 2.1, 最好時勉強將近3.0 ( 也就是每分鐘左心室打出1800cc-2100cc的血量, 正常一個90公斤體重的病人應該超過4500cc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跟老闆報告
老闆嘆了口氣答應我們使用主動脈氣球幫浦
我還偷偷加上了上次日本心臟外科醫師來演講極力推崇的第三線強心藥
我們小心翼翼的在透視屏下放好主動脈氣球幫浦
第三線強心藥也差不多出現作用
嘻嘻嘻....
病人的心輸出量終於上升到3.5
肺壓下降到40+/23
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一滴小便讓我很擔心所以又吩咐麻姐打了一支利尿劑...
無論如何
病人確定胸腔內出血不多可是心臟腫脹左心室功能不良
我心裡想是不是要聯絡一下腎臟科先洗腎排出多餘的水分, 如果這些再沒有效果我就要今天晚上幫他接上葉克膜幫忙先讓心臟消腫休息幾天了....
我們將病人轉送回加護病房
很棒的我們發現病人的小便量變多了
心臟輸出量超過4.0肺壓下降到30出頭
右心房壓力只剩下12-14...
看來病人好像在變壞的過程中做了一個 " U turn " 慢慢進步了
所以到底是清完血塊還是第三線強心藥還是主動脈氣球幫浦造成這種奇蹟式的好轉
我根本不在意了
最後病人就維持這樣讓我們將強心藥一個一個調低下來
最好病人不用洗腎直接進入利尿期
小便多得我們倒不完
最好病人在學弟回國前就迅速恢復出院
加油加油......
第一天心臟指數看起來都正常小便量也不錯
胸管雖然一個晚上有一千多毫升
可是隔天早上就變成淡淡的血漿顏色
確定病人都還穩定很快地加護病房當值醫師就將呼吸管子拔掉了
不料當天晚上病人就發生胸悶喘不過氣
呼吸有喘鳴聲
X光片有肺積水現象
小便變少
肺壓上升
偏偏病人就是不聽我跟主任的限水的建議還一直吵著要喝水
看著肺壓高達60/30毫米汞柱高, 右心房壓力也高達20-24毫米
病人陷入瞻妄的危險不安的情緒中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
難道真的是因為心臟旁邊有許多血塊壓迫心臟造成心臟功能急速惡化嗎?
可是看著輕輕如水的胸管我實在覺得可能性不大
我嘗試給他一些硝化甘油舌下錠
也加重利尿劑以及第二線強心藥的劑量
病人可以躺平休息一下
呼吸速度與氧氣濃度也變得比較正常
肺壓變成約53/23-25; 右心房壓力約在20左右
不料到了半夜
病人發瘋了似的跑下床以頭撞牆扯掉所有的管路
偏偏由於沒有使用呼吸器無法注射麻醉劑
一直鬧到天亮
找來家屬宣稱要交代遺言還跟女兒們說昨天晚上他的心臟停止
沒有人理他
他一定會死在醫院......
女兒們當然不信
可是還是非常擔心他們父親的狀況
話裡面當然還是有點害怕我們是不是真的放著他的父親 " 心臟停止" 不管....
哈, 如果真的開完心臟心臟突然停止
那可不是這麼簡單就好轉的囉
這個病人是我們在加護病房常見的" 術後瞻妄 delirium "
也不知道是什麼心理機轉導致控制情緒的理性情感失去了控制
蠻常在我們開心手術患者在加護病房待久了以後發生
可是雖然加護病房裡時常有手術後的病人發生這種我們稱為加護病房症候群或是加護病房精神異常的現象, 這個病人的反應實在太激烈了...
經過了非常多人的輪流安撫與一點點鎮定藥物的幫助他總算可以乖乖的躺在床上讓我們將他的雙腳保護約束
他的精神狀態也在吃完早餐後完全寧靜下來了
這下好了
我們開始收拾殘局
包括把隔壁床我前一天開的主動脈剝離患者趕快轉到普通病房
還有望著已經扯到已經快拔出來的重要管路搖頭嘆息, 接下來怎麼辦???
病人一樣小便在強力利尿劑作用下只有每個小時20-30c
現在肺壓不知道了, 右心房壓力也不知道了...
我趕快讓病人合作躺下幫他做了一個中央靜脈注射
量起來的右心房壓力真的高達29
" Something wrong!!!!"
真的是血塊嗎???還是心臟衰竭?????
我聯絡了老闆聯絡了心臟內科原先的主治醫師
希望病人可以先作主動脈氣球幫浦
雖然病人呼吸型態很穩定
可是喘鳴聲還是在, X光片上心臟陰影變大怎麼辦???
還是老闆有guts
當機立斷送病人到開刀房打開傷口看一看
不管家屬憂心忡忡的神情
我們還是很快的送病人到開刀房
胸骨下大概是一塊皮蛋大的血塊壓在右心房旁邊, 胸骨下也有少量的血塊
右心室功能還可以
可是心臟有些腫脹
我們拿掉這些心臟旁邊的血塊後
右心房壓力還是高達24
心輸出量卻還是只有1.8, 2.1, 最好時勉強將近3.0 ( 也就是每分鐘左心室打出1800cc-2100cc的血量, 正常一個90公斤體重的病人應該超過4500cc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跟老闆報告
老闆嘆了口氣答應我們使用主動脈氣球幫浦
我還偷偷加上了上次日本心臟外科醫師來演講極力推崇的第三線強心藥
我們小心翼翼的在透視屏下放好主動脈氣球幫浦
第三線強心藥也差不多出現作用
嘻嘻嘻....
病人的心輸出量終於上升到3.5
肺壓下降到40+/23
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一滴小便讓我很擔心所以又吩咐麻姐打了一支利尿劑...
無論如何
病人確定胸腔內出血不多可是心臟腫脹左心室功能不良
我心裡想是不是要聯絡一下腎臟科先洗腎排出多餘的水分, 如果這些再沒有效果我就要今天晚上幫他接上葉克膜幫忙先讓心臟消腫休息幾天了....
我們將病人轉送回加護病房
很棒的我們發現病人的小便量變多了
心臟輸出量超過4.0肺壓下降到30出頭
右心房壓力只剩下12-14...
看來病人好像在變壞的過程中做了一個 " U turn " 慢慢進步了
所以到底是清完血塊還是第三線強心藥還是主動脈氣球幫浦造成這種奇蹟式的好轉
我根本不在意了
最後病人就維持這樣讓我們將強心藥一個一個調低下來
最好病人不用洗腎直接進入利尿期
小便多得我們倒不完
最好病人在學弟回國前就迅速恢復出院
加油加油......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夜半的廣播....
學弟的老婆在美國一生產我又回到以前每天值班的日子
很少再豐原門診的時候利用門診時間來做手術
偏偏腎臟科學弟轉來了兩個腎臟毒素很高的病例
只好停止掛號跑到開刀房開了兩台刀
兩個病例都很順利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自身血管的洗腎廔管手術
可是光是將整個醫院翻過來找一些可以用來做顯微手術的器械
讓我啼笑皆非
原先洗腎廔管手術使用的血管夾大約一吋長
因為前一台刀用掉了
所以第二台刀只好找出骨科做血管手術使用的兩支三吋長超級大的血管夾來給我使用
看到細小的手腕動脈被這兩支超大血管夾狠狠的夾住的鳥樣子
我都笑到眼睛張不開了
回到台中已經很累了
看著總醫師做完早上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止血程序
好不容易可以吃個晚餐準備回家
急診室輪值的外科總醫師就來電話" 學長, 有一個平等澄清醫院轉來的type A 主動脈剝離..."
唉,
連一步都離不開醫院
我心裡這麼想
還好病人的主動脈剝離很單純
病人的身體因為平常都在游泳心臟可以看出來非常有力
諷刺的是 她的主動脈剝離就發作在游泳池裡
幸好沒有出現太大的併發症
我們利用簡單的體外循環設計
很快的將最容易造成病人猝死的上升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利用反袖式人工血管縫合方法這台刀我們十一點半下刀, 三點就關傷口了
迅速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手術房外的家屬多到不行
應該說是子孫滿堂吧
原來是外科總醫師跟病人講的手術風險太大了
幾乎讓家屬以為在也見不到老太太
還好, 一切順利
好了, 以為可以回家躺一下再回來醫院聽演講
突然間聽到總機半夜依舊迷人清楚的音調口氣冷靜的廣播
" 外科醫師10樓....."
SHITTTTTT!!!
是老闆才轉到病房的病人在病房失去意識缺氧導致心臟停止了
這可是一個末期心臟衰竭造成心包膜積水的病例
幾乎是原本就很難離開床或者說幾乎很難成功外科處理後順利出院的病人
以前內科醫師時常問我這樣的病人將積水放掉會不會有幫助
哈,
如果家屬早知道這類的病人開刀幾乎三個病人死掉兩個
絕對不要對這種姑息性的手術結果抱持太大的希望
果不其然
病人在病房就因為無法躺平好好休息
胃口不好
尿量變少
全身虛弱
躁動不安
在病房就喘不過氣了
整個手術後的劇本幾乎每年都會上演一兩次
雖然病人的心臟在按壓了三四十分鐘後就恢復回來了
總醫師以及新來的波蘭歸國的住院醫師以完美敬業的值班態度讓整個過程沒有一絲可以挑剔的地方
可是看著老媽媽以及眾多女兒們三更半夜全部集合在病房外面憂心忡忡
我只能說
外科醫師在這樣的病人的治療角色
可能還需要調整一下眼光與腳步.....
回過頭來想一想
我們除了思考手術方法與手術設計必須檢討改進還有手術後的病患管理幾乎不行放過任何一個小環節之外
有沒有辦法讓病人不會走到這一步????
奇怪的病???????
好像考倒我們了
真難!!
很少再豐原門診的時候利用門診時間來做手術
偏偏腎臟科學弟轉來了兩個腎臟毒素很高的病例
只好停止掛號跑到開刀房開了兩台刀
兩個病例都很順利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自身血管的洗腎廔管手術
可是光是將整個醫院翻過來找一些可以用來做顯微手術的器械
讓我啼笑皆非
原先洗腎廔管手術使用的血管夾大約一吋長
因為前一台刀用掉了
所以第二台刀只好找出骨科做血管手術使用的兩支三吋長超級大的血管夾來給我使用
看到細小的手腕動脈被這兩支超大血管夾狠狠的夾住的鳥樣子
我都笑到眼睛張不開了
回到台中已經很累了
看著總醫師做完早上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止血程序
好不容易可以吃個晚餐準備回家
急診室輪值的外科總醫師就來電話" 學長, 有一個平等澄清醫院轉來的type A 主動脈剝離..."
唉,
連一步都離不開醫院
我心裡這麼想
還好病人的主動脈剝離很單純
病人的身體因為平常都在游泳心臟可以看出來非常有力
諷刺的是 她的主動脈剝離就發作在游泳池裡
幸好沒有出現太大的併發症
我們利用簡單的體外循環設計
很快的將最容易造成病人猝死的上升主動脈換成人工血管
利用反袖式人工血管縫合方法這台刀我們十一點半下刀, 三點就關傷口了
迅速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手術房外的家屬多到不行
應該說是子孫滿堂吧
原來是外科總醫師跟病人講的手術風險太大了
幾乎讓家屬以為在也見不到老太太
還好, 一切順利
好了, 以為可以回家躺一下再回來醫院聽演講
突然間聽到總機半夜依舊迷人清楚的音調口氣冷靜的廣播
" 外科醫師10樓....."
SHITTTTTT!!!
是老闆才轉到病房的病人在病房失去意識缺氧導致心臟停止了
這可是一個末期心臟衰竭造成心包膜積水的病例
幾乎是原本就很難離開床或者說幾乎很難成功外科處理後順利出院的病人
以前內科醫師時常問我這樣的病人將積水放掉會不會有幫助
哈,
如果家屬早知道這類的病人開刀幾乎三個病人死掉兩個
絕對不要對這種姑息性的手術結果抱持太大的希望
果不其然
病人在病房就因為無法躺平好好休息
胃口不好
尿量變少
全身虛弱
躁動不安
在病房就喘不過氣了
整個手術後的劇本幾乎每年都會上演一兩次
雖然病人的心臟在按壓了三四十分鐘後就恢復回來了
總醫師以及新來的波蘭歸國的住院醫師以完美敬業的值班態度讓整個過程沒有一絲可以挑剔的地方
可是看著老媽媽以及眾多女兒們三更半夜全部集合在病房外面憂心忡忡
我只能說
外科醫師在這樣的病人的治療角色
可能還需要調整一下眼光與腳步.....
回過頭來想一想
我們除了思考手術方法與手術設計必須檢討改進還有手術後的病患管理幾乎不行放過任何一個小環節之外
有沒有辦法讓病人不會走到這一步????
奇怪的病???????
好像考倒我們了
真難!!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意外的恐怖開心經驗.... 主動脈插管拔除造成主動脈剝離
以前看老闆做心臟手術
每一年總是有幾個病人在手術中發生急性上升主動脈剝離( A型主動脈剝離 )
發生的位置多半在主動脈插管的地方也有發生兩次因為股動脈插管最後也是手術結束前發現病人竟然也發生了上升主動脈剝離了
預防的方法我們覺得是因為插管失誤插太深戳進主動脈後壁, 或是因為插在動脈硬化的地方將主動脈壁的內膜層給搞分家了或是縫合固定線的時候沒有縫在全層的主動脈壁上又被用力拉扯將主動脈壁給弄裂了個洞的關係; 也猜測可能跟縫線有關
我則以為這些都是我們這些當總醫師的經驗不足的關係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縫固定線插管一切正常一直到手術結束前發現主動脈上用來灌注心臟麻痺液的小插管縫合線針孔造成一些輕微瘀青血腫, 我們將主動脈外皮稍微打開讓血腫小出血可以洩放出來
就在大家在討論今天手術的計畫與決定的時候不到三分鐘的時間
猛然一回頭整個上升主動脈已經變成一大圈的主動脈剝離了
天呀, 我們只好收拾起已經放鬆的精神
再度心理準備好再戰一台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
那台刀, 原本估計可以在8-10小時之內完成; 結果後來包括術後止血以及處理左心房頂的裂傷應該一共開了超過24個小時吧
回想自己處理這個可怕併發症的時候
一開始我選擇只換掉部分的上升主動脈不要動已經縫合好的主動脈瓣膜
因為我確定只要將那個插管的位置的主動脈切除應該就解決問題了
好了, 一下子縫合好卻因為主動脈根部以及左心房頂的兩個小裂孔造成不小的出血
我忍痛拆掉原本已經縫合上去的主動脈以及原本縫合好功能完美的瓣膜
重新設計一個迷你主動脈根部完全置換的班氏手術( Bentall's operation )將主動脈根部整個切除換掉
這還包括必須將整條上升主動脈切除加上兩邊的冠狀動脈切下來重新吻合....
經過這樣的折騰
病人的心臟竟然還跳動良好 , 可以維持自己的血壓以及幾乎正常的心臟輸出量
只是腫脹異常必須葉克膜幫忙休息幾天
看著幾乎全心臟外科因為一台手術讓全科累趴
途中我還必須抽空到學院幫學生上兩個小時的課
我才知道 以前看著別人輕鬆處理莫名其妙的併發症好像自己都還可以保持思路正常公正判斷
一副自己來做也可以順利完成的英雄氣概
等到自己出了這種一輩子都不想遇到的麻煩時
才知道在一個八個小時的手術後還能夠耐心仔細的做好收拾殘局的工作
真的要有非常好的修為以及耐心與冷靜
我想自己再年輕幾年 可能就根本沒辦法完成這個手術
很慶幸病人可以成功脫離葉克膜與出血的兩大關卡也有順利甦醒
只是產生了急性腎臟衰竭
我想應該還有機會...
每一年總是有幾個病人在手術中發生急性上升主動脈剝離( A型主動脈剝離 )
發生的位置多半在主動脈插管的地方也有發生兩次因為股動脈插管最後也是手術結束前發現病人竟然也發生了上升主動脈剝離了
預防的方法我們覺得是因為插管失誤插太深戳進主動脈後壁, 或是因為插在動脈硬化的地方將主動脈壁的內膜層給搞分家了或是縫合固定線的時候沒有縫在全層的主動脈壁上又被用力拉扯將主動脈壁給弄裂了個洞的關係; 也猜測可能跟縫線有關
我則以為這些都是我們這些當總醫師的經驗不足的關係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縫固定線插管一切正常一直到手術結束前發現主動脈上用來灌注心臟麻痺液的小插管縫合線針孔造成一些輕微瘀青血腫, 我們將主動脈外皮稍微打開讓血腫小出血可以洩放出來
就在大家在討論今天手術的計畫與決定的時候不到三分鐘的時間
猛然一回頭整個上升主動脈已經變成一大圈的主動脈剝離了
天呀, 我們只好收拾起已經放鬆的精神
再度心理準備好再戰一台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
那台刀, 原本估計可以在8-10小時之內完成; 結果後來包括術後止血以及處理左心房頂的裂傷應該一共開了超過24個小時吧
回想自己處理這個可怕併發症的時候
一開始我選擇只換掉部分的上升主動脈不要動已經縫合好的主動脈瓣膜
因為我確定只要將那個插管的位置的主動脈切除應該就解決問題了
好了, 一下子縫合好卻因為主動脈根部以及左心房頂的兩個小裂孔造成不小的出血
我忍痛拆掉原本已經縫合上去的主動脈以及原本縫合好功能完美的瓣膜
重新設計一個迷你主動脈根部完全置換的班氏手術( Bentall's operation )將主動脈根部整個切除換掉
這還包括必須將整條上升主動脈切除加上兩邊的冠狀動脈切下來重新吻合....
經過這樣的折騰
病人的心臟竟然還跳動良好 , 可以維持自己的血壓以及幾乎正常的心臟輸出量
只是腫脹異常必須葉克膜幫忙休息幾天
看著幾乎全心臟外科因為一台手術讓全科累趴
途中我還必須抽空到學院幫學生上兩個小時的課
我才知道 以前看著別人輕鬆處理莫名其妙的併發症好像自己都還可以保持思路正常公正判斷
一副自己來做也可以順利完成的英雄氣概
等到自己出了這種一輩子都不想遇到的麻煩時
才知道在一個八個小時的手術後還能夠耐心仔細的做好收拾殘局的工作
真的要有非常好的修為以及耐心與冷靜
我想自己再年輕幾年 可能就根本沒辦法完成這個手術
很慶幸病人可以成功脫離葉克膜與出血的兩大關卡也有順利甦醒
只是產生了急性腎臟衰竭
我想應該還有機會...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開心手術的夢魘: 縱膈腔炎以及胸骨骨髓炎
對於開心手術後的傷口感染曾經是我們醫院的最痛
最嚴重的時候一年兩百個開心手術的時候總是會有四五個嚴重的胸骨感染往往已經延燒到整個縱膈腔
病人的症狀往往非常不明顯
只是開完心臟有些疲累已經過了七到十天慢慢變得比剛開完刀時還喘
輕度發燒甚至完全不發燒
胸骨傷口有些疼痛
只要做個電腦斷層檢查就發現胸骨沒有癒合胸骨下有些氣泡甚至心臟上面周圍都有氣泡或是膿包
胸骨感染縱膈腔炎就可以確定診斷了
必須趕快開刀做縱膈腔清洗擴創引流救命要緊...
有時候胸骨打開發現整個胸骨已經爛掉膿液充滿在骨髓腔內
骨頭也變成死白的顏色
那麼必須將整個胸骨切除並且需考慮必須馬上做周圍肌皮瓣的重建或是先暫時性不關傷口換藥幾週後再決定何時做重建手術
若是胸骨還都是存活的骨頭只是膿液或是輕微感染在縱膈腔中
以前的作法是將胸骨打開換藥幾天後
等發炎消退再考慮將胸骨關起來
目前的作法有兩大方法一個是將腹腔的大網膜往上拉來覆蓋這些輕度發炎的區域
然後將胸骨以及傷口關起來努力打抗生素希望可以過關
另一個就是一樣將傷口清洗後關起來只是在骨頭內外以點滴做持續性的沖洗
等到傷口過了發炎期
也就可以過關沒事
後來我們做了一些檢討
包括每天進開刀房前刷手後都做一次血液培養皿的細菌培養
還遵從國外研究的發現
手術後仔細止血擺好引流管以及刮除過多的骨臘
果然我們有幾乎兩年多沒有一位胸骨感染的病例...
我相信跟胸骨骨臘盡量不多留一定有關
這幾年 看著老闆又開始出現手術患者出現胸骨感染人數變多的現象
我自己也有幾個心臟手術的病人出現胸骨感染
似乎這個毛病很難完全避免不見
只是由於我們對這個毛病的敏感度增加了
這類的感染多半屬於輕微早期
比較好解決
最嚴重的感染其實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人
一旦感染容易連繞道的血管也會被細菌吃掉變成一個嚴重出血的緊急狀況
另一種感染是做班氏手術的病人
一旦感染連最深層的縫合線都可以爆裂
除非所有的手術全部重做不然這個病人一定是救不回來的了...
所以看了那個多手術後的併發症
我的任何一個開心手術病人沒事出院我真的幫他高興
最嚴重的時候一年兩百個開心手術的時候總是會有四五個嚴重的胸骨感染往往已經延燒到整個縱膈腔
病人的症狀往往非常不明顯
只是開完心臟有些疲累已經過了七到十天慢慢變得比剛開完刀時還喘
輕度發燒甚至完全不發燒
胸骨傷口有些疼痛
只要做個電腦斷層檢查就發現胸骨沒有癒合胸骨下有些氣泡甚至心臟上面周圍都有氣泡或是膿包
胸骨感染縱膈腔炎就可以確定診斷了
必須趕快開刀做縱膈腔清洗擴創引流救命要緊...
有時候胸骨打開發現整個胸骨已經爛掉膿液充滿在骨髓腔內
骨頭也變成死白的顏色
那麼必須將整個胸骨切除並且需考慮必須馬上做周圍肌皮瓣的重建或是先暫時性不關傷口換藥幾週後再決定何時做重建手術
若是胸骨還都是存活的骨頭只是膿液或是輕微感染在縱膈腔中
以前的作法是將胸骨打開換藥幾天後
等發炎消退再考慮將胸骨關起來
目前的作法有兩大方法一個是將腹腔的大網膜往上拉來覆蓋這些輕度發炎的區域
然後將胸骨以及傷口關起來努力打抗生素希望可以過關
另一個就是一樣將傷口清洗後關起來只是在骨頭內外以點滴做持續性的沖洗
等到傷口過了發炎期
也就可以過關沒事
後來我們做了一些檢討
包括每天進開刀房前刷手後都做一次血液培養皿的細菌培養
還遵從國外研究的發現
手術後仔細止血擺好引流管以及刮除過多的骨臘
果然我們有幾乎兩年多沒有一位胸骨感染的病例...
我相信跟胸骨骨臘盡量不多留一定有關
這幾年 看著老闆又開始出現手術患者出現胸骨感染人數變多的現象
我自己也有幾個心臟手術的病人出現胸骨感染
似乎這個毛病很難完全避免不見
只是由於我們對這個毛病的敏感度增加了
這類的感染多半屬於輕微早期
比較好解決
最嚴重的感染其實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人
一旦感染容易連繞道的血管也會被細菌吃掉變成一個嚴重出血的緊急狀況
另一種感染是做班氏手術的病人
一旦感染連最深層的縫合線都可以爆裂
除非所有的手術全部重做不然這個病人一定是救不回來的了...
所以看了那個多手術後的併發症
我的任何一個開心手術病人沒事出院我真的幫他高興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恐怖的麻醉危機
那一天又是個嚴重主動脈狹窄的病人
術前超音波主動脈瓣的開口只剩下0.4平方公分主動脈的峰值壓力差卻只有90毫米汞柱
病人的心臟功能受損只有正常人的2/3肺動脈壓力超音波下的估算約有60-70毫米汞柱
唉, 跟上次那個麻醉還沒開始就急救心臟按摩的病例一模一樣
套一句上次出問題的麻醫說的話
" 我們是走著鋼索幫這個病人麻醉"
可能是我的命運活該跟這個病人綁在一起
當天我為了準備出國只排了一台洗腎廔管手術
開完刀想著可以回家打包行李
閒逛到這一間只有一群麻醉醫師護士忙亂的手術室
就看到病人的心跳亂跳肺動脈壓力與周邊動脈壓力幾乎相同
一付就要心臟停掉急救的樣子
我站在那兒一分鐘馬上叫開刀房小姐趕快打開包布準備器械以及迅速消毒
病人的血壓一度降到70可是在打完一劑稀釋的腎上腺素馬上恢復正常
我還是很快消毒完馬上打開病人的胸口並通知老闆他的病人快要出事了
不到兩分鐘就看到病人的血壓又慢慢降到60以下
麻醉醫師這次不需我們提醒馬上又打了一劑稀適的腎上腺素
這次慘了只見心臟馬上出現心室頻律
血壓變成一直線20mmHg?
我只好開始心臟按摩並交代給予注射治療心室頻率的藥物
並且要請開刀房刷手小姐接手按摩我必須快一些打開心包膜準備做電擊
還好心臟一下子就自己跳回來了而且血壓也恢復正常了
我打開心包膜
看到漲大超過五六公分的上升主動脈
唉
又要做班式手術了( Bentall's operation )
老闆來了向我打聽了一下剛剛發生的事情知道整個過程沒有休克過久就決定繼續將這台刀開完
雖然這台刀開得很辛苦
老闆也沒有因為一開始沒有外科醫師看顧這個非常危急的開心手術的病人還有我一開始的混亂而生氣
病人也很爭氣的只有因為術後出血過多止血止得一群人人仰馬翻沒有其他重大併發症
真是幸運
事後最追蹤的麻醉醫師也都鬆了一大口氣
這種興奮沒多久隔天就換成我的病人了
病人因為急性胸痛前來急診室
是個上升主動脈的壁層內血腫( intramural hematoma ) 算是A型主動脈剝離的病人
奇怪的是血壓只有90毫米汞柱
真是要感謝我們申請了可以在家裡看醫院病人檢查電腦斷層的帳號
我一方面叫急診室迅速轉送一方面趕快在家裡看一下片子
一看不得了
病人還有利害的心包膜填塞整個右心室被心臟外面的積血壓得往內凹了
我趕緊通知開刀房病人一到手術室我們必須在麻醉前先設置好體外循環
我就飛快的由家裡衝到醫院開刀房
果然病人不到三十分鐘內送到開刀房
血壓只剩下65/60毫米汞柱
麻醉小姐的解讀是” 啊, 可能是壓脈帶沒有綁好” 又在量一次這次是 55/50毫米汞柱
此時病人已經喪失意識大便失禁了
這下子大家總算相信這種血壓叫做心包膜填塞的血壓病人快要不行的血壓
然後又是一片忙亂
血壓在藥物的幫住下很勉強的可以在80-90毫米汞柱徘徊
我還是堅持施打局部麻藥堅持與麻醉科插管的同時做體外循環管路的建立
果然麻醉醫師一打藥插管血壓又一路掉到40毫米
哈, 還好我很快放好管子血壓升到70-80毫米體外循環可以維持2-3 L/min的血流量
我們這時才開始傷腦筋怎麼維持病人的管路無菌怎麼消毒開始手術
這個病人更利害了即使休克了不知道有多久
我們也做了班式手術手術非常大非常久也非常辛苦
由於病人術前根本就是昏迷狀態
我們完全不知道病人到底會不會轉醒
還好病人在術後24小時順利轉醒
雖然有下肢無力的併發症
比起救起來的一條命
還是划算
連續兩天的震撼教育
總算有一些了解為甚麼有麻醉科的學妹害怕醫療糾紛不敢繼續走麻醉
寧願重新訓練做家庭醫學科
這兩個病例
只要慢個幾分鐘我想結局都是死亡然後是一連串的無力檢討
醫療就是這樣
很多時候就是一人意志以及阿兵哥所說的一夜精神
病人能活不能活有時後就是外科醫師正確明快的判斷
有能力有決斷然後迅速堅忍的動作
哈
我覺得自己真像是三國的姜維
希望結局不像他一樣慘
訂閱:
文章 (Atom)